![]() ![]() ![]() ![]() 这是我加入新海读书会制作读书卡的第三个年头。 最初加入“新海读书会”的目的很简单,是想看别人都在读什么书,看别人在书中摘录出的精彩内容。 因为写作需要,回过头去查阅读书卡时,发现因为制作读书卡的方式,比起浏览式读书,相当于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收获更多。 积累写作和讲课资料 做读书卡的读书,与随意读书的区别,对我来说,就像睁着眼睛走路与闭着眼睛走路一样。 正像不是所有的菜都喜欢吃,也不是每一本书都喜欢读,但是在新海老师的读书会里,可以看到朋友们读的各类书中的精华。 有的读书卡可以直接用作写作和讲课的资料。 有一位朋友发的一张读书卡内容是:“素材意识指的是把你的思维集中在'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上。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把写作的速度提高十倍。”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观点,我摘录下来发到自己的写作群里,也放到知识星球中的“名家谈写作”栏目,还可以作为讲课资料使用。 ![]() ![]() ![]() 读教育家陶行知的书《一生为一大事而来》时,我做的一张读书卡内容是:“中国有三种人: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人、农人、苦力、伙计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少爷、小姐、太太、老爷是享死福,死享福,享福死。”如果不做读书卡,感慨一番翻过去就忘到脑后了,但是因为做了读书卡,第二遍翻时,感觉灵魂一下被击中了,放到当下也不过时。 上网查阅相关内容时,读到了六岁的玄烨发出的灵魂拷问:“是种地苦,还是读书苦?”太监回答:“种地人说种地苦,读书人说读书苦。” 做读书卡,让读书变成了“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一桩趣事。 提高了起标题的能力 李新海老师要求每一张读书卡都要提炼出五字标题。 五言古诗是我们的经典,需要语句精练,饶是我做了多年新闻宣传工作,研究过十几年如何起标题,也被这“只能五字标题”的要求难住了。 面对一段从书中摘录的精华内容,开始时需要思考几分钟,后来总结出除了提炼主题,还可以用主题词对仗的方法,现在已经游刃有余了。 在做读书卡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话可以精炼再精炼,而有些话的感受,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文章。 自律加他律,读书能坚持 很多人喜欢读书,但是却不能坚持。这就涉及到我们经常提到自律和他律的问题。 他律是自律的基石,自律是他律的升华。 主动读书是自律,做读书卡就是一种他律方式。但是即使是交了钱,也有很多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经常有人请假。 读书卡还可以是亲子游戏。和孩子一起制作读书卡,让孩子在书里寻找精彩内容,选取读书卡素材。 一起制作读书卡,会让亲子阅读时光形式活泼起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读书这件事很简单,简单到随时随地只要打开书页就可以开始。 读书这件事也很复杂,复杂到几千年来急论不休,围绕“读书无用论”的话题一直在争论不休。 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读书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渡己渡心的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