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 ‍ ‍ ‍西藏·初探

 老蒙eki8d3tdc9 2025-05-08 发布于四川

淌徉过七洲四海,恰恰没去过西藏,一直是我心愿上的缺失。

高反是个敏感的概念,一直困域着我。去年到了川西色达海拔4500处的观景点感觉还承受得了,于是决定出行西藏。

零晨到达贡嘎机场。前往酒店的一个小时车程中没有任何不适,只是背着行李上酒店的大堂的楼梯略感气短。客房是有氧房,睡觉前虽吃了有助睡眠的药,但还是一夜未眠,显然是高反的特征。

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她背靠群山,屹立在拉萨河谷突显的一座小山上,这座山称:红山。

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土蕃王朝,由山南迁入拉萨在红山建宫,称“红山宫”,当初规模很小。八世纪后土蕃王朝衰落,规模不大的红山宫又经历了八个世纪的“断挡期”,基本已变为废墟。

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到清顺治皇帝册封,格鲁派“政教合一”得到进一步强化,1645年五世达赖由哲蚌寺迁至拉萨,决定在红山建宫。先建办公楼,以后才建了红宫,经历了近三百年不间断扩建到1936年至,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由三种颜色组成,白色是办法地点,被称为:“白宫”。绛红色是活佛圆寂地点,被称为:“红宫”。黄色部分不大,是活佛住宿地点。

白色称为牛奶墙,每年都要由牛奶、鸡蛋等物调剂成浆进行粉刷一次。

药王台观景台是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角度。人民币五十元的背面就是这个画面。

文成公主进藏的前一年松赞干布已娶了尼泊尔国王的女儿赤尊公主,赤尊公主曾在这里居住。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17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8mm ISO:100

药王台与布达拉宫的城墙之间要修路,风水先生认为破坏了风水,要建三座白塔衔接,中间一座竖立在路中,分流来往的车辆。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5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5 焦距:17mm ISO:100

布达拉宫气势雄伟,正面是宽阔的广场。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7.1 焦距:1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2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9mm ISO:100

布达拉宫广场右侧是公园,在这里可以拍到倒影。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5 焦距:12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16mm ISO:100

广场建立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纪念碑后的山凹中有四个醒目超大的字“祖国万岁”。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67mm ISO:100

布达拉宫参观进囗在宫正面右侧。入门后是花园,各类花卉爭艳比娇,树木也郁郁葱葱。

从这里开始进入布达拉宫,沿白色墙体爬行,具体讲先进入办公区。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7.1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7.1 焦距:32mm ISO:100

一个不算太高的碑,碑上无字。这是纪念五世达賴建布达拉宫所立。

在这个地点活佛们要骑马上宫。

布达拉宫的基点海拔3700米,建筑高度115.75米。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7.1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7.1 焦距:13mm ISO:100

这是宫内最大的广场,至此严禁拍照,进宫后只能看,要靠大脑记忆导游的介绍。

格鲁派(黄教)是四大教派脱颖而出的教派, 创始人是宗喀巴。特点:政教合一,由达赖(前藏拉萨)、班禅(后藏日喀则、受乾隆皇帝册封)组成。每世圆寂按严格的宗教仪规选择“转世灵童”,再由中央政府认可。

布达拉宫是达赖的锡地,红宫是圆寂的各世达赖的宫殿。殿内是黄金与奇异珍宝的世界,当然灵塔规模也是根据每世达赖的政绩而定,最大最豪华的仍属五世达赖,据估算灵塔仅黄金的用量约240多吨,塔中间有肉身,还有许多珍宝及文物。1936年完成了活佛十三世达赖灵塔的修建。无所作为的六世达赖只有一间不大的房间,台子上仅保留一张椅子。还有三个短命的三个世的达赖,所处房间很小,门关闭。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8mm ISO:100

在布达拉宫观景台眺望: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36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16mm ISO:100

大昭寺。

大昭寺被藏族人誉为藏传佛教的宇宙中心,记叙了释迦牟尼佛身与藏传佛教的历史过程,各大教派有影响的人物都有塑像,例: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五世、七世达赖、班禅十世大师等。

松赞干布七世纪统一了青藏高原,此后派人学习梵文创建了藏文,对藏民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但最重要的贡献是推动了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他前后两年娶了尼泊尔赤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先前的赤尊公主由尼泊尔带来的是释迦牟尼的8岁佛身,转年文成公主带来的是大唐陪嫁的释迦牟尼12岁的佛身。松赞干不为两位公主带来的佛身分别建了设计一样,同时开工、同时完工的大、小昭寺。大昭寺供奉的是赤尊公主带来的8岁佛身,小昭寺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佛身。

松赞干布在与文成公主结婚九年后病逝,土蕃王朝渐渐衰落,之后出现对大唐不友好的现象,闻讯大唐准备攻打土蕃取回12岁佛身,当时的土蕃首领玩了个小聪明将大昭寺的8岁佛身转到小昭寺,把小昭寺的12岁佛身转到大昭寺的墙体藏匿起来。

武则天时期土蕃王朝又与大唐恢复友好关系,武则天再将“宗室之女”金城公主嫁到土蕃。金城公主在大昭寺一𤩹异常的墻里发现了佛身。以后12岁的佛身一直供奉在大昭寺。

12岁佛身是印度国王在南北朝时期赠送的礼物,一直供奉在洛阳白马寺。佛身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用铜铸成。12岁时的释迦牟尼据史料记载身高已过门楣,可见高大伟岸,大昭寺看到的佛身也确实如此,肩宽胸厚充满阳刚之气。这尊佛身估计重有三百公斤左右。拉萨也曾发生过两次“反佛”运动,曾两次将佛身移出大昭寺,结果不是发起人突然暴死,就是转运途中出现搬都不动的奇异现象。

大昭寺广场。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9mm ISO:100

大昭寺门前每天、每时、每刻都聚有叩长头的信徒。一个信徒终生要叩十万个长头。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2.8 焦距:11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藏传佛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全民信仰,小孩子与大人一样。

孩子的胸前有二维码,在拜佛通往信仰的路上希望能得到“布施”。所得到布施会全部上交寺院。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5 焦距:24mm ISO:100

大昭寺一楼严禁拍照,走向二楼虽是阳光明媚,金灿灿的庙宇屋顶令人眼花缭乱,而我的思绪仍处在一楼稣油灯飘忽的光影里,一组组沉淀的历史佛事中。

有一组群塑,经导游讲解才明其意。松赞干布座中间,右边是赤尊公主,后面是一个抱着小孩的土蕃王妃。左边是文成公主,后面的是松赞干布与大唐联姻的“媒婆”噶尔东赞。松赞干布一生有五个女人,除抱小孩的土蕃王妃外还有两个没在组像里,这个小孩是松赞干布唯一的血脉,但死在松赞干布前。松赞干布死后继位的是其孙子。

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仙逝后,在高原又待了31年,后因染天花病病逝,享年56岁。文成公主把青春才华奉献给雪域高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优秀的援藏工作者。

大昭寺二楼拍摄的景观: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7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17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0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0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8mm ISO:100

八廓街围绕大昭寺而生成,左进右出。

一千三百多年来这里的文化历史积淀很厚重。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2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4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28mm ISO:100

“清政府驻藏大区衙门”。根据清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规定,他们的级别与驻藏大臣对等。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2 焦距:15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2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8mm ISO:100

前往林芝地区。

转山转水,不走回头路,这是藏族人的口头禅,我们的行程是拉萨到林芝,这是与318国道并存的高速路,返回必须走回头路,实属无奈!

这条路沿途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景点,所以投资如此之大必定有其投资价值的合理性。

这条高速要穿过一条山脉“米拉山”,米拉山海拔5000余米储备了大量的水源,一头流向拉萨形成拉萨河,一头流向林芝成尼洋河。

米拉山隧道很长,海拔高度4772米,以隧道为基点前后有一个多小时的高海拔行程,缺氧很难受,去、返在这个地段,车内始终悄息无声。

巴松措湖面海拔3460米,停车点海拔3640米。

巴松措不仅是圣湖而且是圣人“莲花生大师”的道场。

莲花生大师(巴基斯坦人),被称为“第二佛佗”,他是藏传佛教的鼻祖,红教(宁玛派)的创始人。他把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中的,转山、拜圣湖、五彩经幡、叩长头等仪式融于佛教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3mm ISO:100

莲花生大师像及寺庙。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6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两个景点距离不远,视频前部是巴松措后部是卡定沟。

卡定沟是藏传佛教祈福、许愿的圣地。海拔2985米。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2.5 焦距:9mm ISO:100

瀑布上面山石有天然形成的观音菩萨。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43mm ISO:100

神鹰的嘴。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5 焦距:25mm ISO:100

林芝地区虽处高海拔,因暖湿气流作用,山体植被茂密,产生大量的负氧粒子,在这里基本不会有缺氧的感觉。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90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5 焦距:8mm ISO:100

高原草甸,世外桃源。

雅鲁藏布流经林芝,尼洋河在这里融入大江之中。视频中湾湾曲绕的水是尼洋河。

尼洋河涨水期仍是清澈的碧水在与混浊的雅鲁藏布交汇后,形成一道径纬分明独特的景观。

由广西东兴港至新疆喀什的219国道路过这里。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鲁朗镇曾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也是318国道的歇息点。自从恒大重新打造后,现十店九空,可能消费太高的原因吧。

鲁朗镇到林芝要翻越一座山,车程时间最低两个半小时。

垭口色季拉山,本是看南迦巴瓦峰,却飘起满天雪花。不过别有情趣。

垭囗是藏民垄断区域,打卡照像、摄像需要收费。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36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5 焦距:2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5 焦距:25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2 焦距:18mm ISO:100

藏民居点滴: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2.8 焦距:10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10mm ISO:100

藏传佛教信徒到寺院贡奉,喇嘛根据贡奉的数量也经常“布施”信徒黄金做成的饰品,这些黄金饰品有的放在房间里,有的放在门上作装饰,意:对佛的虔诚。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3.2 焦距: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64mm ISO:100

西藏藏族人数360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寺院有三千多座。

行程休息区拍摄到在山腰上的寺院: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92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5 焦距:110mm ISO:100

羊卓雍措湖。

羊卓雍措湖简称:羊湖。是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观景台海拔4998米。

由拉萨到曲水,再由曲水沿通向尼泊尔的349国道盘山而行,约一个多小时车程即可到达峰顶观景台。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12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16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3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1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3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49mm ISO:100

湖面景区: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6.3 焦距:13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9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26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32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70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8.0 焦距:29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78mm ISO:100

这样高的海拔还有人能在这里生活?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124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49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6 焦距:18mm ISO:100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5.0 焦距:8mm ISO:100

绕湖的路是318国道。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8mm ISO:100

离开羊湖返程途中拍摄的349国道。


器材:SONY DSC-RX10M4
光圈:f/4.0 焦距:23mm ISO:100

作者:魏寿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