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材大全 在皖南山区的药农口中,半枝莲有个直白的俗称 ——'烂肺草'。这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名字,暗合了其攻坚破结的特性。笔者曾随师侍诊,遇一肺癌患者张某,年逾六旬,咳嗽痰中带血三月余,CT 示右肺下叶 5.2cm×4.8cm 占位,因体质虚弱不耐化疗,遂求治于中医。以半枝莲为主药组方,配合辨证施治,三月后复查肿瘤缩小 60%,痰血止,纳眠安。今将此药妙用详述,以飨同道。 ![]() 一、本草溯源:破血散瘀的攻坚能手半枝莲首载于《江苏植药志》,别名狭叶韩信草、通经草,性辛微苦,寒,归肺、肝、肾经。《中华本草》言其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中药大辞典》称其 '治咽喉肿痛,肺痈,疔疮肿毒,癌肿'。其名 '半枝莲',因茎呈四棱形,花枝对生如半枝开放而得名,然其攻病之力却.fulltext.fulltext.fulltext 非半枝可喻。 观其形,茎直立而坚韧,叶狭细如剑,花蓝紫如霞,得金火相搏之气,故善清血分热毒,破经络瘀滞。《本草便读》云:'凡药之形细者,多入经络而搜剔病邪。' 半枝莲茎细如线,正合 '细行通络' 之性,故能深入肺络,消痰瘀互结之积。 二、肺积病机:痰瘀热毒胶结为患中医称肺癌为 '肺积'' 息贲 ',《难经・五十六难》言:'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 其成因多为正气内虚,六淫外侵,尤以烟毒、燥邪为甚,致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痰瘀互结,日久化热,热毒炽盛,腐损肺络,终成癥积。 半枝莲治此证,有三重功效:一者清泻肺热,《本草拾遗》谓其 '主热毒痈肿',能解烟毒内蕴之燥热;二者活血散瘀,其辛散之性可破肺络瘀滞,《本草纲目拾遗》载其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移治肺中瘀积同理;三者消痰散结,寒能清热,苦能燥湿,可化肺中胶结之痰毒。三效合一,正切 '痰瘀热毒' 互结之病机。 三、复方配伍:攻补兼施的组方智慧基础方:半枝莲消积饮【组成】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 30g,鱼腥草 20g,川贝母 10g(研末冲服),炙黄芪 20g,炒白术 15g,茯苓 15g,炙甘草 6g。 【方解】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为抗癌对药,出自《中医肿瘤学》,二者均苦寒清热解毒,半枝莲偏于散瘀,白花蛇舌草长于利湿,合用则痰瘀湿热并治;鱼腥草入肺经,《滇南本草》称其 '治肺痈咳嗽',现代研究证实其含鱼腥草素,能增强免疫吞噬功能;川贝母润肺化痰,防诸药苦寒伤阴,《本草汇言》赞其 '味甘、微辛,性微寒,能清肺热,化肺痰';炙黄芪、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一则培土生金以固根本,二则防攻伐太过伤正,合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 '攻癌毒而不伤正,补气血而不壅滞' 之功。 【用法】每日 1 剂,水浸 30 分钟,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 40 分钟,滤出药液 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川贝母末随药液冲服。 加减应用
四、服用禁忌:明辨寒热的用药底线
五、现代研究:药理机制的科学印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枝莲含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成分,其抗癌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
六、临证心得:守正创新的治癌之道吾师常言:'治癌如治水,需分疏导与补益。' 半枝莲虽为攻癌要药,必佐健脾益气之品,方能久服无虞。曾治另一例肺腺癌患者,初用半枝莲 30g 配白花蛇舌草 30g,旬日即见腹泻,后加炒山药 30g、莲子肉 15g,便溏止而药力不减。可见中药抗癌,贵在辨证精准,而非一味堆砌攻癌药。 《黄帝内经》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本案张某服药三月,肿瘤缩小 60%,即遵此旨,其后减半枝莲为 20g,加灵芝孢子粉 6g(冲服)扶正,至今带瘤生存已逾两年。此正合《医宗必读》'攻补两法,贵乎早施' 之训。 烂肺草之名,虽俚俗却形象,道破其攻坚之力;半枝莲之效,凭本草而验今,彰显中医之妙。愿医者善用此药,结合辨证,让古老本草在现代抗癌中绽放新辉。 、中医理论、复方配伍等方面解析了半枝莲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你对文章内容是否满意?若需调整病例细节或补充其他中医典籍引用,可随时告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