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 似水若烟 当年因为一棵杜英花,而寻觅到了莲华上墩村,第一次遇见时,拍出来的视频,我可以说“假装在安徽宏村”,这个乡村,池塘清澈,古榕茂盛,特别是那些几乎垂直到池塘上的根须,在碧波上随风摇曳的画面,让人顿觉清凉许多。每年端午赛龙舟,如此清澈宽阔的池塘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虽然在潮汕,古榕,池塘与水牛是最经典的画面,如今水牛少了,但池塘古榕依然是潮汕农村的特色,也是记忆里一想起童年便会想起的画面。 ![]() 这个村子有两座古色古香的一大一小的凉亭,还有一座犹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水中石塔,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那座被誉为潮汕最美的公共厕所,堪称“五星级卫生间”。 ![]() 上墩村,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6年),张姓居民来此定居创乡。因住地系“象地”,有未来贵福之荫,遂定名为“象墩”,后改为“上墩”。至明清时期,因战乱或垦荒从福建漳州、莆田迁入,村内便有了多姓杂居,如张、陈、林、郑等。 ![]() 本来是不敢奢望,在四月底杜英花便开了,但就算花未开,此处也是喝茶的绝佳之地,抱着有自然欢喜,没有也不虚此行的心态,两点半到达了上墩村。自然是先享受一下五星级的卫生间,再去看看花开了没。 ![]() 杜英花虽然只开了一小簇,但更大的惊喜是苹婆花依然有。苹婆花,一个从前根本就不知道的名字,一旦听到,便会充分吸引你的好奇心,让人想起佛教的“娑婆世界”。再加上这花虽然娇小玲珑,但细看,却又分明奇妙非常,花是镂空的,如艺术巧匠精雕细琢一般,似一个小小的镂空灯笼,又如可以装下奇思妙想的竹篮。你观看它时,它似乎也睁着一双凤眼在回看你,你的眼睛里仔细的观察着它独一无二的精致,它的眼睛里装着你眼里看到的它的样子。小小的镂空花朵结成沉甸甸的相思花穗,当阳光透过花朵,如钻石一般闪着迷人的光晕,花色有白与粉,上墩村这一棵是粉色的,潮州中山路那里有白色的。【苹婆花】相思如影随,一生爱一人 ![]() 相传苹婆树是由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域带回中国的,最初种植于韶关南华寺。其名称“频婆”源自梵语 bimba,意为“身影”或“映照”,在佛经中常用来形容嘴唇红润美丽,如《华严经》中有“唇口丹洁,如频婆果”的比喻。 苹婆果实成熟时,红色荚果裂开露出乌黑发亮的种子,形似凤凰的眼睛,故称“凤眼果”。果子成熟时恰逢农历七月,在岭南民间传说中,苹婆果是七夕“七姐诞”的祭品,也叫“七姐果”。寓意富贵吉祥、幸福安康、多子多福。宋朝李调元诗“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可见苹婆果的观赏性不逊其花。苹婆果味似板栗,可焖鸡、炖汤,广东人视其为夏季养生佳品,传说有“和胃消食、解毒明目”之效。 ![]() 这个春末夏初的午后,为杜英花而来,却无意与苹婆花邂逅,地上泥里满是落花,那细碎的花瓣,灰白里泛着极淡的绯红,像是褪了色的胭脂,又像是未写完的信笺,被风一吹,那欲言又止的满腔相思意,便化作簌簌而落的相思花雨。 它们那样静,那样轻,不管对花枝有怎样的眷恋,可是既然树并不挽留,那就优雅转身,悠悠地、缓缓地,从枝头坠下,带着一颗空洞的心与了然于胸的“一切随缘”。落于泥里,归于尘土。有的落花依然寂静无声的化作春泥更守护,有的则随风远去,不知所终,像极了人世间那些无疾而终的相遇,来不及诉说,便已消散在光阴里。 ![]() 站在树下,或侧光或逆着光,留下一张张苹婆花在相机里,忽然一阵风起,花朵纷纷扬扬洒落,伸手接住一朵下坠的苹婆花,它躺在掌心,几乎没有重量。忽然明白,或许最深的思念,未必需要刻骨铭心的誓言,也可以是这样安静的凋零。缘起时,满树繁花;缘尽时,零落成泥。不必刨根问底,也无须执意结果,春末花开,夏初花落,不过是季节交替,一切随缘。 ![]() 旁边的杜英花虽只是花开几朵,几朵素白的花朵,依然让人移不开眼。待到五月的风掠过树梢时,层层叠叠的白花攒成串,从枝叶间垂落,像一串串被风摇响的小铃铛。花瓣素净,边缘却裂成细密的流苏,仿佛被谁精心裁剪过,又像是时光不经意间咬出的齿痕。风来的时候,整树的花与硕大的叶都在轻轻颤动,却无法发出清脆的铃声,只将一缕极淡的清香,悄悄揉进有些闷热的空气里。 ![]() 站在树下仰望,阳光透过层叠的绿叶,在花串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每一朵花都低垂着,花蕊微微颔首,宛如沉默的风铃,守着无人知晓的心事。这满树的风铃,终究不曾为谁而鸣。它们只是年复一年顽强地伫立着,朴实地绽放着,在季节的更迭里,完成一场又一场无言的守望,一如它们的花语,顽强,朴实。 ![]() 我站在两棵树之间,看着杜英花苞低垂,仿佛在酝酿一场属于初夏的铃音。而脚下的苹婆落花,也在悄无声息地渗入泥里。忽然明白:人生许多相遇,原不必恰逢其盛,未开的杜英是期待,飘落的苹婆是答案。 拍过花,来到池塘边那个被榕树根缠绕在里面的小石门,遇见一位老奶奶,很热心地问:“花拍了吗?” “拍了。”我赶紧说。 “再过几天,会更美,可以再来拍。”老人家和蔼可亲地说。这份淳朴的邀约,让这个午后更添温情。 离开了石门边的池塘,又回到那座小凉亭,那穿池而来的东风,果然凉爽,如此清风凉亭,怎可无茶相伴?便又美美的喝上一泡,才心满意足地悠悠回家。今日寻花三部曲,龙坑山的木油桐,西林村的假苹婆,再到上墩的真苹婆,说不定,下一次,还能再遇盛放的杜英花呢。 ![]() 注:杜英花已盛开,正是最佳观赏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