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川诗刊 ![]() 两个月亮 独坐燕鸣桥。抬眼望 中秋的月已然变成两个 一个挂在夜空 一个落入桥下的湖 将天上的月装满相思 遥寄给故乡 打捞湖里的月送给自己 却发现一碰即碎 要怪就怪今夜的风 无故搅乱了满怀的月光 错把他乡当故乡 坐在桥头,空断了肠 梅雨季节 六月的杭城,不急不躁 用一场又一场雨 晕染这座城市的意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也凭它的温软 揉碎了一个北方汉子的刚烈 心,窝在干瘪的躯壳里 一天又一天 像静静蜷在行李箱内发了霉的日子 江南的风,仗着天时和地利 把太阳藏来藏去 云朵总是兜不住伤心的泪 透过玻璃窗,远远望去 眼前铺开一幅水墨图 撑起的伞像风雨里游走的花 不如就这样,徜徉在雨中 将心情,慢慢地发酵成一坛杨梅酒 等待着那个有缘的人 霜降是一场成人礼 任由瑟瑟的冷风 揪下最后一枚金黄色的书签 轻轻夹入深秋的封底 村口那棵老柿子树 日渐裸露出粗糙突兀的筋骨 依然挑着一只只红灯笼 农人不急也不躁 瞅着长势喜人的萝卜和白菜 像在等待一场成人礼 其实,它们很清楚 只有顶住了初霜挺直腰杆儿 才会有迈过严冬的底气 大暑帖 天作盖,地为炉 万物都是被困在里面的小妖精 白天煎烤,夜里蒸煮 池蛙坐在荷叶上打盹儿 知了抱着树枝,回想起前世今生 有发不完的牢骚 两脚兽静静躺在铁皮屋内 臆想着西瓜和绿豆汤 仍然浇不灭暗藏在心底的焦虑 那些草芥,顶着毒日头 已被挤干了水分 叶子攥成拳,也只能默默地承受 天地间,炉火烧得正旺 把小暑炼成了大暑 一切浮躁终将在此刻现出原形 端午祭 两千多年了,这一天 总会想起你抱石投江的壮举 想起热火朝天的龙舟赛 香甜软糯的粽子 和门头艾草淡淡的香 有没有人会想起 那个漂泊异乡的青葱少年 早已两鬓斑白 就在这一天的黄昏 静静坐在燕子湖 竟然碰翻了何其相似的烦忧 却不敢如你纵身一跃 凝望这一池湖水 迎着湖面吹过的风独自默哀 之后,把余生 从一个肩换到另一个肩 默默地,再一次起程 黄昏 太阳从东奔到西 终于收起锋芒 露出一张红彤彤的笑脸 挂在树梢上 像一枚熟透的红果 洁白的云朵不知疲倦 羊群似的撒着欢 一会儿聚拢 一会儿又四处走散 只想一口吞下那枚红果 晚归的赶车人 轻轻扬起手中的鞭子 “啪”的一声 把羊群和最后一抹夕阳 都赶进了小村的梦 挖野菜 从田野里挖出春风 从春风里挖出那个贫瘠年代 还有谁知道 荠荠菜,麦皮菜,米蒿蒿 每片叶子暗藏的慈悲 不由想起王宝钏 谁能料,一个弱女子 仅靠野菜裹腹,滋养忠贞之躯 苦守寒窑里 天天盼,一等就是十八年 当野菜成了稀罕物 尘世间还会留下多少纯真 我拿起铁铲 像外科医生紧紧握着手术刀 试图挖出所有的心结 想象一场雪 手无寸铁的加沙城 满目疮痍 像被撒旦反复撕开的伤口 所有戾气都蠢蠢欲动 从这里汹涌而出 只有风记着它的冤屈 挤干云的泪,露出雪的白 像开在天上的花 为那些无辜的草菅 默默招魂 ![]() 作者简介:王耀铭,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作品发表在《安徽诗歌》《宁川诗刊》《山东诗歌》《彧华》《诗歌文学网》等刊及文学平台,有作品收入《青山深处是吾乡》《2024中国年度诗歌选》等选本。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