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仁和堂老军医 2025-05-08

提到“发抢”这个技战术名词,相信很多球友都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横板打法还是直板打法,发球抢攻都是技战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战中,一套高质量的发球抢攻堪称得分利器,可以让你在领先时锦上添花,落后时不乱阵脚。

“正手发下旋球后接侧身抢攻”是实战中最常用的一个发抢套路。尽管它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但很多业余球友在运用时不仅未能确立进攻优势,达到得分的目的,反而被对手看破用意,反客为主。比如有时发完球刚刚准备侧身抢攻时,就被对手直接摆短或劈长到正手大角度,从而难以上手;有时侧过身后却发现来球是一条追身的路线,不能发力抢攻,只能用正反手勉强搪塞;有时抢攻后被对方轻易地防回来,自己难以做出还原动作,找不到下一板连续进攻的击球点……诸如此类问题说明我们在贯彻这套战术时,还存在某些环节的误差。下面,我们就来试图找一找这些误差究竟出现在哪里。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抢攻的前提是发好球

从战术角度上讲,要把发抢套路运用得更流畅,让出球更具威力,发球环节的严谨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发球时一定要带有目的性,保证发球质量足够高才能赢得更好的抢攻机会。

通常我们在发下旋球时,都会借助两个惯性发力:一个是身体起伏的惯性;一个是球的垂直落体惯性。很多球友在这两个环节中会出现击球点和持拍手的问题,如果击球位置过高,发球时转腰的动作就会来不及做,身体的力量也就完全发不出来。如果持拍手太靠后的话,击球时只能靠前臂的力量往前“杵”,很难产生摩擦。即使把球发过去,也都是质量平平的不转球,对方基本可以选择往任意点回球。如果不能让对方把球回到自己的反手位,那么接下来的侧身抢攻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我们在准备打发抢时,首先要注重发下旋球的质量。大家在发球前,球与球拍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尝试持拍手先挥动,晚抛球,这样选择球在下降而身体又在做动作的同时去击球,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力作用于球上,从而提高发球质量,牵制对方回球线路,以便衔接下一板抢攻。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侧身动作要兼顾前后左右

发完球后,我们需要用小碎步迅速还原,保持身体的重心,为侧身抢攻做准备。在脚下移动时,很多球友对手上动作要求得不够细致。比如在发完球还原的过程中,右肩沉得不够低。单为侧身抢攻而言,右肩沉低可以保证下一板的进攻质量,即使对方将球回到反手大角度,我们需要由正手转向反手的时候,沉肩也不会让动作很变得吃力。

侧身时,移动距离的多少是根据对方回球的角度大小而决定的。如果对方的球从反手大角度的侧边线出来,那么我们再想侧身击球,就要把左脚向左前方斜插,右脚随即跟进以保持重心,让身体划一个从右向左前的半弧形。这样才能够保证身体完全侧开,在身前击球,不至于被球“追身”。但如果左脚斜插很多,右脚跟进不够的话,很容易造成两脚之间的距离过大,不利于侧身后重心的稳定。而且在拉球时,两脚间距过大也会使得腿部蹬起的幅度不够,造成身体自下而上的爆发力有所流失,从而降低抢攻质量。

拉球时,我们要合理地收缩前臂,在迎接来球的引拍过程中,通过调整拍形能够更有把握地包住球,从而将身体各部分连贯的力量作用于球上。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在来球的下降初期击球,这样既容易借上来球的力量,也方便自己发力制造弧线。而选择恰当的击球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击球前的起手位置,它的高低是通过来球的高度决定的。如果起手位置过低,击球时向上发的力自然就会更多,因为如果再向前多的话,很可能就会打到板边,甚至会漏球;第二是球与球拍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太小,便没有发力的空间,还是会被来球顶住,所以为了能够“摩擦”到球,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向上发力。一旦向上发力过多,球的弧线就会越高,加之发力时,调整拍形的角度越来越小,摩擦也就不会充分,最终经常会出现所谓的“撩球”,进攻也就随之失去意义。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在实战中积攒心得体会

以上我们通过“发”和“抢”的分解动作大致罗列了一些套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实战中,每个球的来回瞬息万变,及时总结实战体会也是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

·发球心理。在业余实战中,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采用“搓球”这种比较保守的接发球方式,这样在心理上就不会给自己的下一板侧身抢攻带来很大压力。即使对方的搓球质量很高,但只要来球的弧线和落点基本上能在自己预想的范围内,就可以通过调整步法和手上动作来进攻。而如果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拧拉、挑打、劈长这种带有进攻性质的方式,即使回球质量不高,其弧线、旋转、落点大都不受自己控制,或者说需要分散很多精力去抵抗对方来球的质量时,那下一板衔接就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因此,在确定要完成一个发下旋球接侧身抢攻的套路时,为了能够让对手选择“搓球”的接发球方式,从而落入自己的“圈套”,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把下旋球发出质量,控制发球的落点和弧线。建议大家可以多练习发那种“似出台不出台”的半长球,让对方既不好直接摆短,也不好贸然进攻,用“搓球”接的机率更大一些。只要自己在发完球后迅速还原,稳定重心,那么实施侧身抢攻就会更有把握。

·脚下移动。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乒乓球训练的业余球友而言,“步法”大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在跑动中击球时,脚下一“拌蒜”,就很容易找不着球了。实际上,无论是小动作调整击球,还是大范围跑动击球,两脚之间的距离都应该是相对固定的。在移动过程中,两脚之间应该相互配合,跟进有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腿部的爆发力,同时也能够做到更快更稳的还原。一般来说,侧身抢攻的步法有三种:跳步、并步和快速侧身(针对来球速度较快时)。在平时的实战中,我们要通过预判来球的位置来选取合适的步法。并且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侧身时切忌只动一只脚,尽量保持两脚间距的相对固定。

·手腕发力。在业余实战中,为了在侧身进攻时加强击球瞬间的爆发力,加快球速。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手腕力量。尤其是年龄稍大的球友,他们的拉球动作普遍比较小,站位离台较近,所以不可能抡圆了去暴冲。要想把球拉得够转够快,只靠腰部的小转动和前臂的小收缩是不够的,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手腕发力,就会在击球时延长摩擦时间,使击球弧线更漂亮更合理,对旋转和落点的控制也会更容易。我们在盯球和引拍过程中,尽量做到手腕放松,以便让它更好地工作。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从击球原理来说,人的整体动作方向跟回球的轨迹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拉球时,整个身体的活动方向应该是从下向前上的。之所以要用到腿和腰的力量,就是为了把力自下而上地爆发并传递出来。很多球友在发球后会选择侧身直接暴冲。尽管暴冲的威胁很大,但毕竟存在着失误的风险。如果是在练习初期,为了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一般抢攻时发五六分力就够了,不宜过大。对于大多数球友来说,把球拉转要比把球拉冲更加实惠。

·拉球路线。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反手的防守能力往往要比正手强;防前冲的能力往往要比防加转强,而大多数球友的正手并不具备稳定的反拉实力。所以,大家在侧身抢攻时可以坚持一个“先压正手,再调反手”的套路。先把球拉转到对方的正手位,即使对方防回来,质量也不会很高,这样对下一板连续进攻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只是在击球后,一定要养成迅速还原的习惯。哪怕对方没有把球回过来,也不能让动作产生“停顿”,否则一旦对方防守成功,自己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建议大家在平时练习中,把侧身抢攻和还原当成一个动作,每次击球后都要做完整,这样对单板质量和连续进攻都是非常有益的。

乒乓球战术里的“发球抢攻”怎么能够成为得分利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