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目前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如果我们正安稳地坐在凳子上,会立即回答: “运动的速度为零。” 但若我们放远目光,会发现,虽然我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但地球却并非如此。 它正处于运动之中,赤道的自转速度能达到1600公里/小时; 除了自转,地球还以107000公里/小时的速度环绕太阳公转,而这还没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中心以828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旋转,银河系在宇宙空间中的移动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216万公里。 由此可见,我在宇宙空间中的移动其实是极为复杂的,速度也是惊人得。 然而,你以为这就到头了吗? 其实不然,我想说的是,这种说法本身没错,但有一点被我们完全忽略了。 我们一提到运动,往往只关注到空间的移动,却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在牛顿力学的年代,空间、时间、物质、运动是彼此独立的。 空间和时间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即使宇宙空无一物,没有物质存在,空间和时间依旧存在。它们仅是为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提供了一个舞台;而物质的存亡和运动,也并不影响空间和时间。 正如舞台,无论有没有演员,无论上演什么剧目,对舞台本身并无任何影响。 然而,爱因斯坦改变了这一切,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时空的存在离不开物质(能量),物质(能量)的存在和运动同样能改变时空的结构。 至关重要的是,爱因斯坦将时间这个看似无形无体的维度,变成了一个与空间同等真实的存在,就像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维度。 不幸的是,时间这个维度,在我们三维空间的生物眼中,是虚无飘渺的,但我们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它的流逝。 时间与空间的另一个显著不同在于,在空间中,我们既能前进也能后退,既能上升也能下降,但时间的流逝却如同单行道,只可前行,我们无法使其倒退,过去的事件也无法重现。 记得《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吗? 男主最后进入了黑洞,来到了五维时空,在这个更高的维度中,时间成为了一个与空间类似的真实存在的维度,他能够随意地看到,甚至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给他的女儿传递信息。 在科学中,我们也一直认为,时间是真实存在的,在更高的维度里,它与空间维度并无二致。 虽然我们无法在四维时空中让时间倒流,无法看到过去,但我们却能影响时间流逝的速度。 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成就之一,时间膨胀效应表明,当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加快,它在时间中的移动速度就会减慢。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体在空间中静止,那么它在时间中的移动速度就不会受到影响,保持正常的速度。 这就如同你驾驶车辆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匀速向西行驶(在时间中移动),如果你开始沿着西北方向以恒定的速度前进,那么你在北边(空间)就会产生一个速度分量,导致你在西边(时间)的移动速度减慢。 随着你在北边(空间)的速度分量不断增加,你在西边(时间)的速度就会不断减小,甚至降为零,在西边的方向上停止移动,时间也就停止了。 上图的虚线便是狭义相对论中,运动速度与时间膨胀效应的关系图,横轴表示空间中的速度,纵轴是时间流逝的速度; 当物体在空间中静止时,时间的流逝速度为1,而当速度达到0.5倍的光速时,时间流逝速度就会减慢至0.9倍,当速度为光速时,时间流逝速度则为零。 显而易见,当我们讨论运动时,时间可以被看作由两个部分构成:空间和时间,即物体在时空中的速度。 当物体在空间中静止时,它仅在时间中移动;当物体在空间中移动时,它在时间中的移动速度会减慢,空间中的速度分量增加,直至时间停止,空间速度达到光速。 因此,我们在时空这个整体中的移动速度是恒定的——光速。它在空间中产生的分量会使时间流逝减慢。 不过,我们对于时间中的移动缺乏直接的体验,没有空间移动时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在真实的宇宙中,所有有质量的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都只能无限接近光速,永远无法达到或超过光速。 然而,一些无质量粒子,例如光子和胶子,却能在空间中达到光速,在时间中停止移动。 对于它们来说,不存在时间上的分量,因为它们在空间中已达到光速,故此它们在时间中不会移动,如同始终朝北行驶的汽车。 对于光子来说,它没有生命周期,不会衰变,几乎是永生的,因为它不存在时间。除非被其他物质吸收,否则它将一直存在。例如我们经常说,我们现在接收到的太阳光是8分钟前发出的,这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的; 对光子而言,它从太阳到地球,然后被吸收,几乎是瞬时的。从其诞生到消失,它并未体验到时间的流逝。 而大爆炸产生的光子(微波背景辐射),对我们来说已有138亿年历史,但对光子来说,它刚一诞生便被我们的仪器探测到了。 对光子而言,宇宙的诞生与终结都发生在同一时刻。光子认为,宇宙一诞生即死亡。 这就是在空间中达到光速的奇妙之处,在时间中停止移动,没有时间的体验。这也许是宇宙为何限制有质量的物体达到光速的原因,因为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总结来说: 尽管我们不能在空间中达到光速,但我们始终在时空中以光速穿行,只是这个速度大多发生在时间维度上。在时空的结构中,一切事物的速度都是恒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