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晚8点,福建安溪县交警大队湖头中队民警肖清礼和同事开车在公路上巡逻。 这时,一辆车牌号被蒙住的面包车冲过他们的身边,接着两辆车同样蒙着车牌,飞驰而过。 肖清礼见状,这几辆车也太嚣张了,明明看到前面有警车,还这么不管不顾,我行我素,又遮挡住号牌,其中必有古怪,连忙叫同事开车快速跟上去,决定进行拦截盘查。 听到后面传来警车的响声,三辆面包车有些乱了阵脚,在前面的一个路口,选择了迅速分头逃窜。 肖清礼和同事当机立断,只好紧紧盯住其中一辆面包车,二十分钟后终于加速超车,拦停了那辆面包车,喊话让车内所有人立即下车接受检查。 突然,那辆面包车的车门打开,一下子快速下来四个人,竟然开始疯狂朝不同方向逃窜,其中一个女人手中还抱着一个婴儿。 肖清礼让同事去追那个抱婴儿的女人,自己迅速冲上面包车,控制住了面包车司机,随后向总部报告了相关情况。 据司机交代,他叫李地基,是安溪本地人,面包车是他平时用来拉客载货用的黑车,是乘客让他开得快一点的,再问其他,嘴还挺严实,不爱吭声。 肖清礼厉声质问:面包车为什么要遮住车牌号?你车上的人为什么看到我们后,就要停车四下逃跑?还有,你车上怎么有这么多婴儿衣物或其他物品。 李地基半天答不上话,然后支支吾吾说不知道,随即一直沉默不语,故意装傻充愣,来了个一问三不知。 很快,刑侦民警们赶到现场,收缴了李地基身上的三部手机,并将他和那名怀抱婴儿的女人带回了局里。 警方迅速联系了李地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确认了他的真实身份,并从他的手机里获取了几条可疑信息,比如:“货到了吗?”再就是发现他的联系人遍布全国各地,四川凉山、广西百色、云南文山等地区都有客户。 搞刑侦的警察的手段,不是一般嫌疑人扛得住的,不一会,李地基面对越来越多的证据,知道到最后无从抵赖,只好交代了2007年以来他靠拐卖婴幼儿谋利的犯罪事实。 几年前的李地基,确实是一名普通的黑车司机,经常往返于安溪县城的几个汽车站,靠搭载客人赚钱过活。 有一天,李地基跟一位乘客聊天,获知拐卖儿童的赚钱方式来钱很快,一下子就能到手几万块,想到自己起早贪黑多年,除了换回浑身的骨头疼,一年下来也没有攒下几个钱,心态失衡,此后就产生了从事这门“生意”的邪恶念头。 也属李地基胆子大运气好,两年下来,他已经成为了整个贩婴团伙的核心人物,指挥成员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与外省人贩子接头,有的负责去寻找买家促成交易,有的专门为团伙成员提供食宿和交通…… 李地基团伙在两年间一共拐卖交易了46名儿童,他的“事业”能够“做大做强”,离不开当地“客户”们的大力支持。一般情况下,那些婴儿买家主要居住在安溪和永春农村一带,他们“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潜在客户众多,只要劝说几次,基本上都会被说服。有的甚至是听说亲友有人买过孩子,“价格公道”,便主动打听到李地基的团伙。 每个孩子的价格一般都在3万元到4万元人民币之间,李地基要从每一次交易中抽取5000元以上,剩下的按照分工不同,贡献不等,由参与的同伙全部瓜分。 除了当地旺盛的需求,李地基事业的“成功”还离不开一位“得力助手”,她就是陈莲香,她负责从外地贫困山区寻找并诱拐儿童。 陈莲香的长相乍看上去还挺慈眉善目的,这也为她接近受害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在把受害儿童哄骗到手后,便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孩子稍有闹腾,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有一次在拐卖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苦恼不已,她的同伙怕事情败露,一狠心就把孩子扔进了河里,可见其心狠手辣。 陈莲香在落网后,有记者采访她:你也是个有孩子的女人,难道不知道失去孩子的妈妈的痛苦吗? 陈莲香却轻笑了一声:“没关系啊,她们还年轻,还可以再生嘛!” 2009年4月,福建省公安部门将这起特大拐卖儿童案列为督办案件,在强大的压力下,李地基团伙被一网打尽,根据李地基本人的供述,公安部门先后在安溪县境内解救出31名男婴,然后给孩子们抽取血样,全部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帮助孩子们找到亲生父母。 紧接着,警方开始抓捕那些跟李地基一个链条的人贩子,发现他们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这些人大多没有学历,不懂法律,有些在事发后还振振有词,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孤儿”,帮助没有孩子的家庭,做行善积德的大好事。 人贩子谢旦是一位老年人,平时靠种田为生,一直过着充实而宁静的生活,但是被好吃懒做的儿子拉下了水,开始从事贩卖勾当。 谢旦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渐渐泯灭了良心,一次次参与了买卖,赚取介绍费,经过最后确认,他参与拐卖的8名男婴中,有2名因抚养问题不慎死亡。 人贩子吴秋月和姐姐吴随清都是李地基的下线,也是整个贩卖团伙的两名重要成员。 吴秋月好吃懒做,性格暴躁,自从嫁给丈夫之后,就经常在家吵架,甚至敢拿镰刀跟丈夫直接动手,从来都不肯吃亏。 她除了参与贩卖婴幼儿,还会经常去镇上打麻将,赢了钱就住宾馆,几天都不回家,输了钱才会回家吃饭,农活全由丈夫承担。 听说李地基被警方抓捕了,吴秋月吓得魂飞魄散,跑进附近的山上躲了起来。泉州、安溪警方联手组织出动100多名警力,经过7个昼夜的不停追捕,才在建斗镇朝壁村石壁山顶一处山洞内,将吴秋月逮捕归案。 而她的老公郑万年,因为给妻子送米和盐等生活用品,涉嫌故意窝藏罪,也被警方带走调查。 这起贩卖婴幼儿案件,主要涉案人员多达13名之多,其余涉案从犯众多,受害者足有46名之多,单是案件重大卷宗就有10多本,检察官宣读的起诉书多达11页,读来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法庭上,人们发现这些主要被告人之中,最大的67岁,最小的50岁,基本上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除了一名女子是四川籍,其余人都是来自安溪、建都等地的普通农民。 案件主犯李地基、吴秋月、吴随清和谢旦四人站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他们不识字,也看不懂审判材料,甚至连普通话都听不懂,法院只好临时变通了一下, 采用当地的闽南语进行审理。 吴随清和吴秋月面对检察官和法官的询问,不断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推脱罪责。 吴随清狡辩称,她是在吴秋月的介绍下,才帮人介绍买孩子的,最多出面3次,后来都是直接把李地基的电话给买主,叫他们自己去找。 事实上,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吴随清就基本上都在外面跑,负责联系各地买主,一直不曾间断,就连儿女都丢给爷爷奶奶去照顾,只有逢年过节才偶尔回家。 吴秋月却是得了“健忘症”,面对检方所有指控都抵赖,辩称“忘了”、“不记得了”、“记不清了”等等,反正就是主打一个死不承认。 检方可不惯着她,故意询问她在藏身山洞8个月期间,她的丈夫郑万年是如何给她提供帮助的。 吴秋月这下开始说话了,或许是考虑到家中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不能受到她的连累,她开始竭力揽下所有罪责,表示自己两口子合不来,动不动就会吵架打架,他只到山上来看过两次,都是来劝自己下山自首的。 最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安溪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地基、吴随清二人被判处死刑,吴秋月、谢丹二人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而郑万年以窝藏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其他参与拐卖儿童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刑2~15年不等刑期,全部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法院宣判过程期间,被告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默默听着宣判词,似乎在等待着法官宣布审判结束。 核心人物李地基的表现颇有些特别,他高昂着头,还至少有两次回头看向旁听席,似乎想要寻找最牵挂的那个人。 有记者很快注意到了李地基的这个不符合常理的行为,于是等到宣判结束后,走近他身边,低声询问他是否有家属来旁听。李地基有些惊讶的看了看记者,然后平静地指了指后面的人群,说那个穿蓝色衣服的是我儿子。 记者随后在旁听席找到了李地基的儿子,这才得知,他们两父子已经两三年没有见面了。 几年前,因为家庭琐事,他和父亲李地基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带着行李前往厦门打工。直到家里人告诉他,父亲李地基犯案了,现在马上要接受审判,这才匆匆赶回来和父亲见了一面。 对于父亲李地基的犯罪行为,他表示无法理解,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儿女们都长大了,家里有房子有车,每天都可以赚取稳定的收入,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什么还要那么贪心不足呢? 李地基的儿子说着说着,眼眶突然发红,一遍遍重复说自己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以前只是觉得父亲脾气太过固执,难以言语沟通……却没有想到,因为吵架几年没有回家里,就要面对跟父亲今生永别的场面,心里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