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回,是机器人!运动会!

 谢儿2 2025-05-08 发布于广西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这一赛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具有以下特点与意义:

赛事构成

  1. 主体赛事

    • 竞技赛:设置11个小项,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田径7项(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立定跳远、原地跳高),以及自由体操和2v2、3v3、5v5足球赛,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 表演赛:设置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 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工业场景(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医院场景(药品分拣与分装)、酒店场景(迎宾与清洁服务)共6个项目,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2. 外围赛事

    • 安排非人形机器人参与的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比赛,侧重表演及与观众互动,增强赛事趣味性和观赏性。

参赛要求

  1. 机器人要求

    • 参赛机器人需为参赛队自研或采购,是一个独立整体,不得分离为多个子单元或用软缆连接,不得在比赛场地内设置标记物。

    • 机器人应具有躯干、上肢、双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为身体高度的40%—70%,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轮式或双足式。

    • 机器人应自备能源,不得使用具有危险性的任何能源。控制方式可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比赛项目的控制方式必须为完全自主。

    • 比赛期间的网络由各参赛队自行提供。

  2. 对参赛队伍的要求

    • 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俱乐部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均可报名。

    • 每个参赛队可报名参加多个赛项,不同赛项可使用不同机器人参赛,但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更换机器人。

    • 每个参赛队人数不超过5人,比赛期间最多允许2名参赛队员进入比赛场地。4×100米接力跑最多可由4个参赛队联合参赛,其余比赛项目仅允许独立参赛。

赛事意义

  1. 展示与检验成果:通过机器人的多种竞技赛项,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包括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材料等多学科的技术进步。

  2. 促进技术迭代升级:不断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速机器人进入生产生活各类实际场景,推动人类和机器人和谐共生,让机器人服务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

  3. 加强全球交流合作:为机器人企业、创新团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机器人产业国际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