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看来,隶书想要入选全国书法展,就要写得丑一些,拙一些,要和那些好看的隶书作品拉开差距。但是,在全国书法展上,并不是所有的隶书都是写得丑拙的,仍然还有些作者在临古、学古上下了很大功夫,由此以古人的隶书作品为范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有了唯美、朴素的感受。 上面的这幅隶书作品,是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也有人说是二等奖作品,不论是哪种奖项,它之所以入选全国书法展,主要是因为作品在创作作品时,注重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并且做到了劲爽明朗,用笔干净。据说,当时这幅入展作品面前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前来参观,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么,这幅作品究竟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首先,风格融合,取法多样。我们看到这幅作品时,第一个感受就是它有古朴感、灵动感和高古感。为什么?其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在创作时,把多体风格融合在一起,把《张迁碑》、《石门颂》、《好大王碑》等融合起来,使得作品具备了自己的个性风格,这是当下隶书创作的主要方法。另外,还有一些作者往往把篆书的风格融入到隶书创作中,也会给隶书带来高古之气。 其次,采用了多种方法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当代书法的艺术性是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作者并没有在字形上去注重创作变化,而是以古人的字形为根基,尽可能地把艺术性表现放在首位。这幅作品在艺术性上,以字的大小、用笔的轻生、笔法的方圆、提按等,让艺术性表现更加突出。虽然这幅作品没有过多的夸张其艺术性,但把主要表现力放在了字形的唯美上,这或许是它受到书法爱好者喜爱的主要原因吧。 最后就是这幅作品的线质问题。线质是衡量书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好的线质会给书法带来好的评价,而线质不好时,则会影响作品的质量。我们知道,不论是《张迁碑》还是《石门颂》,都是以线质为胜。这幅作品的线质如何衡量?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锋用笔,二是提按用笔,三是绞转用笔。 作为篆隶书法,它的用笔主要是以中锋行笔为主,以此可以让线条更加厚重,甚至线质上会有雄浑之法,因此,在创作篆隶书法作品时,往往会把中锋行笔看得很重。而提按用笔,则会丰富线条上的变化之道,它虽不像楷书那样,提按很多,但篆隶书法中的提按笔法,则可以看出一个人驾驭毛笔的用笔能力。隶书中的绞转用笔,虽然是为了保证中锋行笔,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提升用笔技巧与能力。 总之,一幅好的隶书作品,并不只是在它的字形是否好看,而那些好看的字形,也与学古能力有关,但是,衡量好的作品,要在取法与融合,用笔与风格等方面关系密切,因此,好作品的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就看你把它的定位放在哪里,是古拙,是唯美,还是艺术性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