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赣江春雨001 2025-05-08

谁能想到,河北沧县盐碱地里种出的玉米面,今年竟然火上了名录?2024年7月15日人民网一则消息炸开了锅——沧县特产'鸡跳脚'玉米面入选《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这可不是普通玉米,磨出来的面熬粥香飘半条街,市场上价格比普通玉米面贵三倍!

这'鸡跳脚'的名字听着就逗,您肯定想问:玉米还能让鸡崽子蹦高?这事儿得从南堤村一个爱'捡破烂'的村书记说起。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袁振强,沧县南堤村当家人,平时最爱干的事就是走村串户收'老物件'。

不过他要的可不是古董瓷器,而是各家各户压箱底的农作物老种子。

要说这老袁也是个奇人。

别人办公室摆茶具,他办公室里整面墙挂的都是玉米棒子、高粱穗子,活像个老种子博物馆。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去年腊月他帮村里五保户料理后事,在漏风的土坯房里翻出个宝贝——西屋房梁上挂着三串灰扑扑的玉米棒子,您猜怎么着?这就是差点绝迹的'鸡跳脚'!

老两口留下的这三间土坯房藏着大秘密:东屋炕头堆着发黄的种子袋,西屋牛槽边挂着高粱穗,连墙缝里都塞着豆种。

袁书记跟挖宝似的,捧着这些'土疙瘩'两眼放光。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要我说,这哪是种子,分明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疙瘩!

您可别小瞧这矮墩墩的玉米杆。

为啥叫'鸡跳脚'?村里老辈人说了,这玉米长到齐腰高就结穗,家养的芦花鸡蹦个高就能叨着玉米粒。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您看看现在田里两米多高的'巨人玉米',再瞅瞅这一米不到的'小个子',活脱脱像个玉米界的武大郎。

但就是这个'武大郎',让农科院专家都竖起大拇指。

普通玉米亩产动不动上千斤,'鸡跳脚'撑死四百斤,可架不住人家熬出的粥香啊!老袁合作社的李大娘跟我说:'城里人开车几十公里就为买这面,熬粥时满村飘香,隔壁小孩馋得翻墙头。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

最绝的是这玉米的'盐碱地生存指南'。

南堤村三千亩盐碱地荒了十几年,种啥啥不长。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老袁偏不信邪,带着社员把'鸡跳脚'往盐碱地里撒。

您猜怎么着?这老品种愣是在白花花的盐碱窝里扎了根,结出的玉米粒比普通品种甜三分!

这事儿连省农科院的王教授都惊动了。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研究了半个月,拍着大腿说:'了不得!这老品种的耐盐碱基因,够我们搞十年育种研究的!'要我说,这就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土味黑科技'。

不过老袁推广这宝贝可没少碰钉子。

当初劝村民种'鸡跳脚',大伙儿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产量这么低,喝西北风啊?'老袁咬着牙自掏腰包包销,还搞了个绝的——把玉米碴子做成速食粥包,配上沧州金丝小枣,愣是把三块钱的玉米卖出了三十块的身价!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现在南堤村的媳妇们可神气了。

王嫂子边装礼盒边跟我显摆:'去年种普通玉米论吨卖,今年这'鸡跳脚'论克卖!城里白领抢着要,说是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要我说,这吃的哪是玉米面,分明是乡愁佐料!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老袁的种子博物馆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

44个老品种排排坐,从黢黑的老麦种到泛红的高粱穗,活脱脱一部北方农耕史。

省里来的领导看了直感慨:'这些种子比文物还金贵,得让它们在地里活着传下去!'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您别说,这'土掉渣'的老种子还真藏着大学问。

现代农业追求'高富帅',杂交品种确实高产,可一场倒春寒就能让千亩良田绝收。

'鸡跳脚'这种老品种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旱了涝了盐碱了,照样给您结出金灿灿的穗子。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现在沧县可热闹了。

农大教授带着学生来取经,电商平台连夜来谈合作,连非遗保护中心都来考察。

要我说,这'鸡跳脚'蹦跶的可不只是玉米地,简直是在现代农业棋盘上跳出了一招'神仙步'!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看着合作社新上的全自动加工线,老袁眯着眼跟我说:'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咱得用新法子传下去。

'您瞧,真空包装的玉米粥包正在流水线上跳舞,手机一扫还能看种植故事。

这老种子遇上新零售,活脱脱演了出'老树开新花'。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临走时,老袁塞给我一包玉米面,神秘兮兮地说:'拿回去熬粥,保准香得你家猫都上桌!'嘿,您还别说,当晚我家厨房真成了楼道香氛中心。

对门大妈敲门问:'大兄弟,你家熬的这是御膳房的粥吧?'

这'鸡跳脚'的故事给咱提了个醒:那些快被遗忘的老种子,指不定就是未来的金钥匙。

曾差点消失!2023年,在河北去世农民家发现“鸡跳脚”

它们揣着对抗气候变化的密码,藏着城里人寻寻觅觅的乡愁味道。

要我说,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还真得靠这些'土宝贝'来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