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名的独臂将军童炎生,来镇江选址建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曾在韦岗拍过纪录片

 镇江风情 2025-05-08 发布于江苏
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设伏,袭击日军运输车队,毙伤日军土井少佐以下2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一批军用品。
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的首战。
新四军一共投入了多少兵力呢?
新四军参加韦岗战斗的部队,计有6个战斗班、1个机枪班和1个短枪班,人数在七八十名。
其中有4个战斗班,是从新四军第一支队抽调出来的精兵,由连长童炎生亲自带领参加韦岗伏击。
这场战斗,虽然只是一场小规模的伏击战,但打得也是很惊心动魄。当时侵华的日本兵,都是硬茬子兵,和抗战后期的日本兵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经历过第一战后,童炎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
所以韦岗伏击战的地点,成为了童炎生人生的一个坐标。
1980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延安岁月》,老将军受邀来到镇江的韦岗,拍摄了一段为少先队员讲“韦岗伏击战”故事的珍贵影像。
《延安岁月》片头
童炎生为孩子们讲韦岗伏击战的往事
《延安岁月》片尾
1980年童炎生在韦岗给少先队员讲当年伏击日军车队的战斗故事
1984年初,独臂将军童炎生受粟裕生前嘱咐和镇江市委的委托,重返韦岗,带病登上当年伏击日军车队的山头,现场选定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的碑址。
1984年童炎生重返韦岗选定“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址
也是在这一年冬,病重的童炎生在从镇江到南京治疗的途中,路经韦岗,当他透过车窗看到远处山冈上已巍然耸立着一座即将落成的纪念碑时,百感交集,为完成了粟司令员的遗愿深感欣慰。
图片
独臂将军童炎生
童炎生将军荣获的勋章及证书
01
1911年,童炎生出生在江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双亲早逝,是个靠给他人放牛打工的苦孩子。
稍微长大一些,就给地主家当了长工。
童炎生有个特点,跑得特别快,据说追过野兔,活生生的把野兔累死了。
这孩子太苦了,带着翻身的愿望,1929年,他参加少年先锋队,第二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
1932年秋,国民党动用了10个师,计12万人,对湘赣苏区发起全面围剿。
童炎生所在的营,为掩护党政机关转移,坚守在山头阵地,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打到最后,只剩下百余人。
黄昏时分,敌人增援部队到达,将山头包围。营长决定组织敢死队,打开缺口,实施突围。
童炎生参加了18人的敢死队,他们通过奋勇拼杀,撕开了缺口。敌人慌忙向缺口开炮封锁,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童炎生左腿重伤,小腿骨外露。在环境恶劣,无医、无药、无盐的情况下,伤口严重感染了。
他忍着巨痛,自己剪掉外翻出近半尺长的烂肉,敷上些草药,由于腿骨外露,伤口几十年都未能愈合。
1934年秋,为打破敌人的封锁,童炎生参加了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深入悠县敌后筹粮,返回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左腿膝盖上方再次中弹负伤,血流不止。
他坚持急行军七八十里,回到太平山区,虽然经过治疗,但还是留下永久的伤痕。
历经了湘赣苏区历次反围剿血与火的洗礼,他成了一名老战士,主力红军长征后,他留下来坚持了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开赴安徽岩寺,任湘赣边区游击支队分队长,茶(荼陵县)、攸(攸县)、莲(莲花县)游击大队长。
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湘赣边区红军游击大队走出了大山,他担任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第八连连长。
1938年6月15日夜,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率部在句容下蜀展开铁道破袭。
在先遣支队向句容下蜀出动前,陈毅见他们兵力单薄,从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一个连,配合先遣支队行动,归粟裕直接指挥。这个临时连连长由童炎生担任。
在铁道上,战士们一开始没有经验,用铁棍、木棍撬铁轨,压根不管用。童炎生到了一个曾在铁路上当过巡道工的人,学会先拔道钉然后移开铁轨,然后把路基和铁轨弄得七零八落,使沪、宁、镇江之间的铁路运输一度瘫痪。
完成任务后,部队转移到下蜀镇西南的小山上休息。
图片
年轻时的童炎生
02
1938年的时候,日军刚刚在华东站稳脚跟,还没建立起有效的反游击体制,新四军抓住战机,一路奇袭,有条不紊地破坏了部分公路、铁路以及桥梁。
破坏了敌人的交通,新四军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撤走了,但陈毅、粟裕认为只捣毁交通线还不够,他还想打鬼子一个伏击,鼓舞一下群众,于是冒雨夜行,将部队安排在镇句公路必经的韦岗设伏,静静等着小鬼子的运输队“送上门”。
6月16日深夜,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韦岗设伏,战前,根据粟裕的指示,童炎生从连里抽出了4个战斗班,由他亲自带领参加韦岗伏击。
和童炎生搭档的,是第二团第三营临时连的政治指导员程祥元。
韦岗战斗前夜,童炎生程祥元带领连队参战人员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中,忙得不可开交。程祥元看着生龙活虎般的战士,对童炎生说:“下得山来,大家都有股饿虎扑羊的劲儿!”
童炎生笑着答道:“你自己不也是这股劲吗?”
程祥元后来的军衔为上校。
到达目的地后,童炎生站在山冈上一看,心中暗叹:果然是一个伏击敌人的好地方!
韦岗伏击战旧照
勇猛的战士们,也意识到了这场战斗的凶险。
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两个小队的日军押着5辆大车缓缓驶来,一头撞进了新四军的包围圈。
粟裕见状立即下令开战,刹那间,公路两边响起了枪声,日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官兵乱作一团,首尾不能相顾。
童炎生和程祥元带领部队,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日军卡车袭击。
随着山谷巨响、硝烟弥漫,卡车也一个个被击中。狡猾的日军随即下车,有的跳进水沟,有的窜入路边草丛,有的潜入车底,负隅顽抗。
经半小时激战,前4辆汽车均被击毁,第5辆汽车尚未进入伏击区便调头逃回。镇江的日军闻讯后,立即乘汽车17辆、坦克1辆,赶来增援。在战地大肆轰击,又飞来3架飞机低空盘旋侦察,而此时新四军伏击部队早已安全转移。

战后当晚,粟裕就总结了胜败经验,他认为新四军的官兵们还没完全摆脱土地革命时期那种游击思想,对于日本侵虐者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日军的战斗力远非国民党军能够相提并论,其官兵单兵素质极高,不仅善于拼刺,而且枪法极准。众所周知,粟裕是新四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可谓百步穿杨、弹无虚发,但日军比粟裕还准,在战斗中,新四军官兵往往刚将头探出战壕,还没来得及观察敌情,便遭到日军精准射击。

另外,新四军各单位的配合也不熟练,在战斗中迟迟无法构成交叉火力压制日军,反而让敌人抓住空隙,利用机枪和掷弹筒反过来压制我方。

粟裕总结分析了我军、日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优点和弱点,为后来的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03

经过战神的指导,童炎生在作战上越来越有经验,1942年,他担任了苏中军区特务第三团的政委。

图片

前排左四为童炎生

1942年,苏北紫石县有一支反动武装——税警团,共有4000多人马,他们暗中勾结日伪军,不断袭击、骚扰新四军。为了讨伐税警团,上级首长把任务交给了特三团。

经过十多天的激战,新四军已把税警团驻守的张游庄层层包围,在对税警团指挥部发起攻击时,敌人却扔出了许多像日本龟雷似的炸弹,新四军猝不及防,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直到天黑之后,方才夺取张游庄。

特务三团在打扫战场时,缴获了一大批土制炸弹。童炎生拿了一个看了看,对大家说:“要彻底消灭敌人,我们还必须学会运用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这种土制炸弹我们不但没用过,连见也没见过,应该好好地来研究它,掌握它。”

童炎生把土制炸弹看了又看,走向一个斜坡边准备亲自试投一个。敌人的这个是快速手榴弹,普通的手榴弹十几秒才会爆炸,但这种手榴弹据说7秒就会爆炸。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3秒,手榴弹还没有扔出去,“轰”的一声在手中炸响了,童炎生整个右手掌被炸飞。
卫生员简单包扎止血后,用一条小船,通过敌伪军的封锁线,把他送到苏中军区后方医院抢救。

截肢的第二天,童炎生就拒绝护士给他喂饭,强忍着伤口的疼痛,第一次练习用左手拿筷子,接着又在病床上练习打枪和写字。

得知前方战事紧张,他一个月不到就赶回了部队。

回部队后,他担任了四团政治处主任的工作。

童炎生的妻子,是当时的新四军女战士、二旅四团供给处会计徐敏,就是在这时候认识的。

徐敏出生于书香门第,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不愿当亡国奴,她毅然离家投奔了新四军。由于她斗争坚决、作战勇敢,1942年冬被派往战斗第一线,到二旅四团工作。

徐敏由旅部到四团不久,便随部队下江南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的一天晚上,徐敏跟随部队从敌人炮楼底下通过,她的神情很紧张。忽然,墙角拐弯处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别怕,轻步快跑,跟上!”

听到这短促而亲切的话语,她朝黑暗处感激地瞥了一眼,然后小跑跟上了部队。黑暗里那个熟悉的声音正是来自时任四团政治处主任的童炎生。童炎生和徐敏虽然早就认识,但两个人却没说过什么话。

此后,童炎生潇洒、精干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徐敏的眼前,她对这位尊敬的首长投以感激的目光。童炎生也注意到了这个倔强、活泼、富有正义感的姑娘。

时任二旅旅长的王必成和二旅政委的刘培善,很是看好这对年轻人,认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两人一商量,分头找他们谈话,促成了这个美满的婚姻。

3月,四团将士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丹阳的珥陵。童炎生以他和徐敏的名义递交了一份结婚申请,经过组织批准,宣布结婚。有人风趣地说:“童主任和徐敏结婚真浪漫,不用披红挂绿、放鞭炮,只听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

1949年童炎生夫妇与孩子们
由于前一次受伤,护理的时间太短,童炎生右手截肢缝合的皮肤收缩太大,此后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截肢,失去了右臂。
徐敏心急火燎地在医院、团部、前线间跑了3趟。童炎生打趣地对妻子称,自己是“一把手”,并安慰妻子说:“战争总会付出代价,没有流血牺牲怎能换来劳苦大众的幸福?我是幸存者,你应该庆幸高兴才是。”
这段经历,让曾任苏中军区组织部长、二十九军政委的刘毓标将军谈到童炎生负伤的经过时说:“童炎生是英雄。
图片
童炎生使用过的物品及假肢(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04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童炎生一直坚持在最前线指挥作战。
他先后担任苏中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
1948年秋,为配合济南战役,他率分区5个团兵力攻克季黄线若干据点,歼敌第二十三师1000余人后,再克石庄,歼敌700余人。
1949年2月,童炎生任泰州军分区司令员,4月初兼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司令员,与政委谢克西指挥分区警备第六旅协同第十兵团拔除东窝口、平安镇、北沙、施家桥、扬子桥等敌江防骑岸据点,为第十兵团渡江作战扫清了障碍。
1949年张震东(前)童炎生(后右)谢克西(后左)检阅所属部队近景图
1949年张震东(前)童炎生(后右)谢克西(后左)检阅所属部队远景图
新中国成立后,童炎生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童炎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童炎生是著名的十个独臂将军之一,9月27日,在国务院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授衔典礼上,周恩来总理赞许说:“童炎生同志,你不愧是人民的独臂将军!“

1958年,童炎生视察海防前线,车至途中,因山道险峻无法继续前行,随行人员便劝说将军不要往前去了,看看地图就行,但将军拒绝了:“解放后,在生产建设中地形与地貌多有人工改变,加上测绘工作滞后,实地与地图难免有误差,不堪现地,怎能准确把握情况?战前细准备,战时少流血,容不得丝毫怠慢啊!”

童炎生坚持以步代车,亲赴海防要点勘察地形,工作人员考虑到将军的腿伤,便提出乘坐摩托车前往,不料在途中发生了翻车事故,将军头部受伤,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


1960年童炎生率江苏民兵代表团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童炎生因为出身太苦,所以生活上艰苦朴素,留下了不少故事。
三年自然灾害时,为了减轻国家负担,童炎生把组织照顾的炊事员退了回去,并在自己房前屋后搭棚造窝饲养鸡鸭、兔等家禽家畜。这些小东西长大后,他却舍不得自己吃,而是让公务员分给左邻右舍和困难户。
省军区附近有一位老菜农,年过六旬仍是个单身汉,平时离了烟酒就无力气干活,可那年月烟酒按人头分,谁都困难。童炎生为了让老菜农多种菜、种好菜,竟戒了烟酒,把自己的一份送给他,烟瘾犯了就把烟蒂拿到鼻子跟前闻一闻。
1980年夏,身为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的童炎生到上海治病,住在延安饭店,在军以上干部食堂就餐。服务员在送菜时,他一起身,“哧啦”——衬衫的肩头撕了一个大口子,皮肉裸露在外。
坐在旁边的两个青年人听到衣服撕破的声音,投来惊奇的目光,笑了笑:“首长,你这衬衫早该送博物馆啦!好歹你也是个开国少将啊!”
童炎生笑着对两个青年人说:“我们这些老家伙是穷过来的人,红军时期我还穿过从土豪家里缴获来的女人衣裳哩!”
“当然,时代在发展,你们青年人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是应该的。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艰苦奋斗。”
童炎生在上海衬衣撕破的事不胫而走,传到江苏省军区大院。有的人说他“抠门儿”,有的讲他“守旧”,不过更多人赞他严已厚人、助人为乐、艰苦朴素......
童炎生为孩子们讲当年的韦岗伏击战
1984年年初,童炎生受粟裕大将生前嘱咐,在镇江市委党史办同志的陪同下,重返韦岗。
他带病登上了当年伏击日军车队的山头,现场接受采访并研究选定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的碑址。
1984年童炎生重返韦岗选定“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址
也是在这一年冬,童炎生将军病危,经军区总院专家会诊,决定要动手术,但专家们认为童炎生将军已经79岁了,再加上战争年代留下的战创太多,目前身体已经十分虚弱,手术能否成功风险很大。
病重的童炎生在从镇江到南京治疗的途中,路经韦岗,当他透过车窗看到远处山冈上已巍然耸立着一座即将落成的纪念碑时,百感交集,为完成了粟司令员的遗愿深感欣慰。

1985年5月2日,童炎生将军逝世在其逝世后,新华社发表通稿:

“童炎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1985年9月1日,“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落成。
时的镇江市长高德正,邀请了江渭清、惠浴宇、管文蔚、沈达人这些曾经担任过新四军重要工作的老领导揭幕。
那一声声《新四军军歌》声,告慰了老将军的在天之灵。

END


点击分享:

镇江的汽车工业发展简史:酿醋下面条,兼职也造汽车

镇江膏药,名气怎么那么大的?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解放后第一任镇江市长何冰皓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