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信部又放大招!一键解绑互联网账号,告别隐私泄露

 HDTV 2025-05-08

如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手机号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关键纽带。不管是社交聊天、移动支付,还是线上购物、出行预订,都离不开手机号的绑定。

可你知道吗?当你注销手机号后,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不过别担心,工信部推出了“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帮你解决这些困扰。

手机“二次号码”藏风险,或暴露个人信息

先讲讲“二次放号”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当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运营商会收回号码,在空置大约 3 个月后,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就是“二次放号”。这是国际通用的有效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做法,毕竟手机号码资源有限。

“二次放号”是行业正常操作,可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却令人担忧。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购买了一张新的手机卡,插入手机后发现该号码已经注册了微信,并且系统不断推荐前机主的联系人添加好友。更让他震惊的是,通过手机验证码,他居然可以轻松登录前机主的淘宝和支付宝账户。

事实上,这位网友的经历并非个例。还有一些网友曾分享自己的困扰:办理了新手机号,却一直收到陌生人的快递信息、未知平台的消费记录,甚至各种催债电话……这些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二次放号”带来的安全隐患。

图片

及时解绑原手机号互联网应用,保护个人信息

用户更换手机号,就像物理世界中的搬家,如果没有及时解绑每个 APP,则相当于将家门钥匙连同里面的物件都留给了“下家”。

通讯运营商作为“二次放号”的执行者,则相当于将老用户的钥匙主动交给了新用户,对于“没换锁”的用户而言,此举风险显而易见。

通讯运营商作为递“钥匙”的人,显然有义务告知用户其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且从契约关系来看,也理应为用户提供权属清晰、没有争议的产品和服务。但从操作层面来看,运营商无法甚至无权得知用户手机号注册了多少个 APP,这意味着规避“二次放号”带来的风险,需要更高层级的解决方案,推动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必要衔接,也为权责关系进行清晰划分。

图片

比如,通讯运营商将“二次放号”手机号码分享给相关网络平台,各 APP 数据库及时进行修改,或增加邮箱、人脸等双重身份认证方法,重新锚定用户身份的“唯一性”,当然这需要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防止出现新的信息泄露风险。同时,防止与手机号绑定的生活、浏览、消费、定位等信息被“一键清除”,这关系到人们虚拟资产的使用与安全等问题。

跨行业协作,防范“注销手机号”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信部推出“二次号码焕新”服务。这一服务允许用户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目前已覆盖微信、支付宝、淘宝、抖音等超 200 款主流应用,基本涵盖了用户高频使用的互联网场景 。

使用“二次号码焕新”服务的操作流程很简单。以中国移动为例,用户只需打开运营商官方 App ,搜索“二次号码焕新”,进入服务办理页面,勾选需要解绑的互联网应用,并经过身份信息验证,即可发起解绑请求 。一般在 5 天内,互联网企业会处理完,并向客户返回处理结果。同时,在号码的注销、过户环节,运营商也会主动提醒客户对互联网应用进行解绑。

图片

“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带来了诸多好处。对于用户而言,大大降低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换号时不用再一个个手动解绑账号,省心又省力。

未来,希望这项服务能覆盖更多应用,让用户在数字世界的生活更加安心。如果你近期有换号打算,不妨试试“二次号码焕新”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