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今天是2025年5月8日,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重大事件

 bmtz 2025-05-08

Image

视频来源|历史上的今天-青云说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提要

5月8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 1429年5月8日 法国军队在圣女贞德的率领下大败英国军队,解除了英军对奥尔良的围攻
  • 1654年5月8日 德国马德堡半球实验
  • 1794年5月8日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化学家拉瓦锡因税务官的职务而被送上断头台处死
  • 1828年5月8日 红十字会创会者琼·亨利·杜南出生
  • 1853年5月8日 太平天国开始北伐
  • 1884年5月8日 《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刊
  • 1886年5月8日 美国药剂师阿萨·坎德勒首次在亚特兰大的药房发售后来被命名为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
  • 1895年5月8日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正式生效
  • 1902年5月8日 在令德堂基础上,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办,即今天的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
  • 1916年5月8日 护国军军务院成立
  • 1932年5月8日 亚洲第一座水族馆:青岛水族馆正式开放
  • 1933年5月8日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1942年5月8日 日美珊瑚海大战均受重创
  •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 1948年5月8日 红十字会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正式确定每年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 1952年5月8日 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
  • 1952年5月8日 美军在朝鲜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 1961年5月8日 刘少奇到湖南农村调查研究
  • 1975年5月8日 中共召开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
  • 1975年5月8日 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
  • 1984年5月8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 1984年5月8日 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 1985年5月8日 中国首次研制成功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在北京正式通过国家级鉴定
  • 1988年5月8日 康宝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消毒柜
  • 1990年5月8日 苏联公布卫国战争中军民损失最新数字
  • 1995年5月8日 一代歌后邓丽君因哮喘病突发在泰国清迈去世,享年42岁
  • 1997年5月8日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竣工
  • 1997年5月8日 一架南航客机在深圳机场失事
  • 1998年5月8日 全国最大的国有零售书店:北京图书大厦试营业
  • 1999年5月8日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造成光明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与妻子朱颖、新华社常驻南斯拉夫记者邵云环3人遇难,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 2002年5月8日 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
  • 2000年5月8日 中国铁路车辆首次出口发达国家,94节铁路车辆在上海港装船运往澳大利亚,这批铁路车辆出口总值380万美元,由黑龙江齐齐哈尔车辆厂制造
  • 2003年5月8日 CCTV-1由“新闻·综合频道”更名为“综合频道”
  • 2005年5月8日 胡锦涛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
  • 2007年5月8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地面望远镜观测到有史以来最强的超新星爆发
  • 2007年5月8日 台湾省第一辆倾斜式列车太鲁阁号首航
  • 2008年5月8日 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 2010年5月8日 我国南方地区遭罕见暴雨袭击
  • 2011年5月8日 意甲AC米兰夺得历史上第18个联赛冠军
  • 2018年5月8日 美国正式退出伊核协议
  • 2019年5月8日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尔市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至少造成10人死亡,30人受伤,“5·8巴基斯坦炸弹袭击事件”
  • 2019年5月8日 内蒙古乌奴尔林业局营蚕山地区发生森林火灾
  • 2019年5月8日 缅甸仰光国际机场发生一起客机滑出跑道事故,造成包括3名中国人在内的18人受伤,“5·8仰光机场客机滑出跑道事故”
  • 2020年5月8日 印度空军一架米格战斗机在旁遮普省的贾兰德哈尔地区执行飞行训练任务时发生坠毁事故,“5·8印度空军战斗机坠毁事故”
  • 2020年5月8日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发生火车撞人事故,印度工人在铁轨上睡觉遭火车碾压,造成17人死亡,“5·8印度火车撞人事故”
  • 2021年5月8日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迈出关键一步。

Image

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详述

1654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二),德国马德堡半球实验。

图片

在17世纪那个时候,德国有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名叫格里克。他是个博学多才的军人,从小就喜欢听听伽利略的故事;爱好读书,爱好科学;一直读到莱比锡大学。1621年又到耶拿大学攻读法律;1623年,再到莱顿大学钻研数学和力学。他读了三所大学,知识面很广,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什么数理、法律、哲学工程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因此,他能在军旅中过活;又可在政界中立足;更能在科学界发言。他是1631年入伍,在军队中担任军械工程师,工作很出色。后来,投身政界,1646年当选为马德堡市市长。无论在军旅中,还是在市府内,都没停止科学探索。

1654年,他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儿,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再听说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因此,格里克虽在远离意大利的德国,但很抱不平,义愤填膺。

图片

他匆匆忙忙找来玻璃管子和水银,重新做托里拆利这个实验,断定这个实验是准确无误的;再将一个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气抽走,木桶就“砰!”的一声被大气“压”碎了!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即30多厘米,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

这年5月8日的这一天,美丽的马德堡市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十分爽朗,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嚷嚷十分热闹.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有的支持格里克,希望实验成功;有的断言实验会失败;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论着;在预言着;还有的人一边在大街小巷里往实验场跑,一边高声大叫:

“市长演马戏了!市长演马戏了—”

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八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拴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加油!加油!”实验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一边整齐地喊着,一边打着拍子。

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

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马夫们喝了些开水,擦擦头额上的汗水,又在准备着第二次表现。

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16匹大马,死劲抗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

实验的上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

“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有的,大气压力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

实验结束后,仍有些人不理解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详尽的解释:“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没有大气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

通过这次“大型实验”,人们都终于相信有真空;有大气;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很惊人,但是,为了这次实验,格里克市长竟花费了4千英镑。

1794年5月8日 (农历四月初十),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逝世。

图片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1743-1794)生于巴黎。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1.简单物质,光、热、氧、氮、氢等物质元素。

2.简单的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等,其氧化物为酸。

3.简单的金属物质,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等,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

4.简单物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等。

图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被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处以绞刑。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1828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五),红十字会创会者琼·亨利·杜南诞生。

图片

亨利·杜南于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是一位议员的儿子。从小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十分关心老弱病残和社会底层的穷苦人。1859年6月,这位年青的银行家偶经意大利北方的索弗利诺镇,恰逢拿破仑三世指挥的法兰西—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队战斗的最后阶段,他亲眼目睹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无数的伤员在不停地呻吟、叫喊。由于缺少医护人员,大部分伤兵得不到应有的护理。富有同情心的杜南为这种惨象所震惊。他立即到镇上动员和组织居民救护这些伤兵。

1862年11月,杜南把这次亲身经历写成《索弗利诺的回忆》一书,在日内瓦发表。他在书中强烈呼吁人类不要战争,在战时有必要不分你我,向敌对双方派出救护团体。1863年2月,由他发起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一个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同年10月,欧洲16国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决定在各国成立红十字组织。为表示对杜南和他的祖国的敬意,会议决定以瑞士国旗图案红底白十字相反的颜色与图案——白底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通用标志。

1864年8月,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再次举行会议,签署了第一个《改善战地队部武装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红十字会公约。从此,红十字会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和保护。由于宗教和历史等原因,一些伊斯兰国家类似的组织采用红新月或红狮和太阳作为标志。

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都是同一性质的志愿的救护、救济团体,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个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非政治、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初创时旨在在战时照顾伤员,后成为一般地预防灾难、救济难民的机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在国际上,它们的联合组织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

图片

亨利·杜南开创的红十字事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却为此耗尽了自己的资财,沦为老人济贫院的病人。1896年当人们在济贫院发现他,并了解他是国际红十字组织奠基者的身世后,人们把世界上最崇高的荣誉赐予这位慈爱的老人。1901年他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和平奖诺贝尔。1910年10月30日杜南离开了人世。

1893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三),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

图片

顾颉刚出生地--悬桥巷顾家花园

顾颉刚(1893一1980)中国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

早年收集民间歌谣,从事民俗学研究。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传说,至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打破把古代视为“黄金时代”的观念,在史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以后曾将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辨的文章,编为《古史辨》八册(已出版七册)。

1927年,创办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并编辑“民俗学会丛书”。以民俗资料印证古史传说。后又进而考辨历史地理,于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次年建立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培养了一批历史地理学的专门人才。由于当时民族危机深重,逐渐侧重边疆地理研究,于1936年创立边疆研究会,同时组织通俗读物编刊社,主持编印鼓词等曲调的读物,宣传抗日。

抗战时期,转入内陆,创办中国边疆学会,出版《边疆周刊》、并先后主编《责善》半月刊、《文史杂志》。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在北京主持标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的工作,并深入研究《尚书》、陆续发表许多篇《尚书》的校释译论。

生平著述极富,出版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年古代史部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吴歌甲集》等。

图片

顾颉刚夫妇在人民大会堂前

图片

顾颉刚全家

1933年5月8日 (农历四月十四),蒋介石发表攘外必先安内的演讲。

图片

在江西督师“剿共”的蒋介石

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3)目前的挫折愈多,将来的成功愈快。(4)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能战胜一切敌人。(5)其生也为革命而生,其死也为革命而死。(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

蒋介石说: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无论日本人怎样凶险,我确信日本帝国主义终归一定会失败在我们面前,一定可以由我们一般革命军将士的手里来将他们消灭。我们应当坚确认定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要晓得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要先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大家总要记住我们革命的生死成败,我们国家的绝续兴亡,在目前完全决于剿匪,剿匪如果失败。那就一切都要失败,都不可挽救,你想匪都剿不了,那里还能抗日,这不是自欺欺人之谈吗?

1945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七),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图片

盟军和德军代表在《德国队部武装无条件投降议定书》签字仪式上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后,盟军从各条战线发起强大攻击。在东线,苏军于2月下旬进抵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只有70公里。在西线,艾森豪威尔统率下的美英盟军于2月突破德国的齐格菲勒防线,强渡了莱茵河,4月中旬进占鲁尔,攻下纽伦堡,挺进易北河。

在苏军和美英联军东西夹击之下,希特勒法西斯龟缩在柏林为中心的狭长地带,负隅顽抗。希特勒搜集了100万兵力,在柏林以东筑起3道防线,环绕柏林城筑成3层防御圈,并把柏林市区划成9个防御区,分兵防守。

4月16日,苏军从奥得河地段发起对柏林的总攻击,分别突破尼斯河和奥得河防线。25日苏军在柏林以南120公里易北河的托尔高与美军会师,德国领土和军队被截成南北两段。

26日,苏军开始猛攻柏林,在市区内进行逐街逐巷的争夺战,于30日晚攻占德国国会大厦。当日下午,希特勒及其情妇爱娃-勃芬恩在帝国总理府的地下避弹室自杀,并留下遗嘱,任命海军总指挥邓尼茨大将为元首继承人。5月1日晚到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领守军残部投降,柏林战争基本结束。

5月7日,德国陆军上将约德尔在兰斯的艾森豪威尔的总部向美、英、苏、法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8日夜在柏林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举行德国投降仪式。盟军代表是苏联元帅朱可夫、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英国空军上将泰德、法军总司令塔西尼,代表德国最高元帅部签字的是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里德堡和空军上将什图姆普弗。投降书从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至此胜利结束。

图片

德军领导人约德尔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投降书上签字

图片

苏方在柏林接受德国投降

图片

希特勒的继任者纳粹海军邓尼茨元帅向盟军投降

1952年5月8日 (农历四月十五),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

图片

1952年5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和出版总署联合正式通报,把“额非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19世纪中叶,曾被印度测量局长(英国人)发现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为“额非尔士峰”(亦称“埃佛勒斯峰”)。

但早在1717年,即额非尔士发现前135年,我国清朝政府派人去测绘地图时已经发现此峰,并将当地藏族人民为该峰所取之名“珠穆朗玛”(意为“圣母之水”)标明在所印制的地图上。中国内务部与出版总署关于珠峰正名的通报,所依据的是我国地理学家王鞠侯在故宫博物院查阅出的清廷测绘原图,证明珠峰方位明确无误,确为世界第一高峰的原名。

1995年5月8日 (农历四月初九),邓丽君猝逝于泰国清迈。

图片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1958年到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1963年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年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年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1970年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年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年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图片

1973年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后来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1974年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1977年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1978年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1979年“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年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小平同志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

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1981年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图片

1982年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983年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1984年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图片

1985年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年《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年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年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1986年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1987年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年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1988年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

图片

1989年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1990年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1991年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1992年推出《难忘的TERESATENG》专集。1993年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1994年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图片

邓丽君遗容

1995年5月8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图片

《我只在乎你》邓丽君

1999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三),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图片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

1999年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图片

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被炸毁的使馆废墟前,愤怒地指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说:“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北约炸弹是对外交的轰炸。”

当地时间8日下午,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数千南斯拉夫人参加了游行。(吕岩松)

图片

光明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左)与妻子朱颖

图片

新华社常驻南斯拉夫记者邵云环

2002年5月8日 (农历三月廿六),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

2002年5月8日,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事件发生后,日本外相就驻沈阳总领馆事件发表了调查结果。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记者招待会上说,13天下午,日本外相就驻沈阳总领馆事件发表了调查结果。日方的所谓“调查结果”在一系列关键环节上明显不符合事实,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中方不能接受。

他指出,在有关这一事实真相已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日方仍坚持难以自圆其说的说法,我们对此感到不满。14上午,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罗田广应约会见了日本外务省领事移住部部长小野正昭。日方通报了对5月8日不明身份者闯入日驻沈阳总领馆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认为在整个过程中,日方官员没有同意中国武警进入领馆、将闯入的2名男子带出并将5人带离武警值班室。

罗田广司长指出,日方调查结果与中方所做的调查事实存在较大争议,中方认为有必要将更多的细节通报日方。

2008年5月8日 (农历四月初四),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图片

登山队向着珠峰峰顶冲击

图片

罗布占堆(左)点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祥云”火炬

北京时间5月8日上午9点17分,(历史今天)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的最后陈述中,杨澜代表北京奥申委承诺:“奥运永恒不熄的火焰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天,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凌晨3点出发,到5点半的时候,所有队员都已经抵达了第二台阶下。9点整,所有登山队员都在距离珠峰顶30米的道路上准备就绪。9点10分,罗布占堆取出火种灯,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烧。罗布占堆随后用引火棒点燃了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祥云”、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

图片

登山队员在峰顶展示“祥云”火炬、火种灯、中国国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事件、青云说历史等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转自原文或网络,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编辑|jinsexiaguang888(微信号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