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 :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大分裂时期

 凤凰山居士 2025-05-08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                    

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整个中国先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中原地区出现的政权为五代,中原地区以外的政权统称为十国。这种现象主要还是因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出现,这些藩王权力过大,导致这些封国高度自主,之后纷纷自立为帝。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十国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国当中有些自立为帝,有一些却对中原政权称臣。

公元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自此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朱温、李克用和李茂贞这三个藩镇基本上就是五代的政治主角,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更成为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的君主,他们三方纷纷自立,相互对抗。后梁建立不久,王建在成都建立了前蜀,杨行密在广陵建立了南吴自立为吴王,钱镠在杭州建立了吴越国,对中原政权称臣,王审知在福州建立闽国,自立为闽王,马殷在长沙建立了楚国,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在广州建立南汉。

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了后唐,定都洛阳。当时的后唐国力强盛,李茂贞也只能投降后唐,但是后唐的强盛没有持续多久,李存勖后期也开始重用宦官,不务政事,朝政败坏,他的皇后也开始干预朝政,这些都导致后唐出现了内乱的局面。当时后唐派大将郭崇韬率军攻伐前蜀,并且完成了使命,前蜀灭亡,但是他却遭到了李存勖的儿子李继岌的陷害被杀,这导致军心涣散继而发生了叛乱。李存勖派李嗣源前往平定,李嗣源却在叛军的拥护下,反过来对抗李存勖,而各地的唐军都不愿为李存勖卖命了,最终李嗣源成功称帝。在他统治的时期,大力发展民生,提倡节约,改革军队,出现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时期。不过在他死后,后唐又发生了内乱,他的儿子相互争权夺位,最终他的养子李从珂即位。当时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直受李从珂的猜忌,他为了自保便想要反叛,他居然联合契丹,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条件,让契丹出兵帮他建立了后晋。石敬瑭自此便成为了历史的罪人,正是由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让中原政权从此失去了对抗契丹的有利屏障,这也是后面宋朝总是难以和辽国对抗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动乱的时期,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在成都自立为帝,史称后蜀。

进入后晋时期后,契丹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中原政权就时常要受到契丹的威胁,而江南地区的南唐和吴国国力较为强盛,也是中原政权的一大威胁。后唐灭亡后,吴国政权被大臣徐知诰篡夺,他自称唐室后裔,改姓名李昪,改国号唐,史称南唐,南唐先后灭掉了闽国、楚国。当时的后晋讨好契丹,不得人心,各地藩镇都不愿臣服于后晋,纷纷反叛,内乱不断。直到后晋出帝即位,他放弃了对契丹称臣,开始征讨契丹,多次击溃了契丹,可惜的是这位皇帝生活骄奢淫逸,任用奸臣,朝政败坏。而派出去北伐契丹的主帅却投降契丹,让契丹灭掉了后晋,建立了辽国。当时的辽国无法控制中原地区,人民的反叛情绪高涨,只得北返,这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便开始收复中原。他死后,他的幼子刘承祐继位,以杨邠、郭威、史弘肇与王章为辅国大臣,刘承祐长大后开始猜忌这些辅国大臣,居然使计杀害了这些大臣和家人,郭威愤而反叛。之后辽军入侵,郭威在军士的拥护下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后周。他死后,由于他的儿子都被杀,所以养子柴荣即位,这位柴荣不得了,是五代十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没有之一。他在位期间,后周国力日盛,他厉行节约,整顿吏治,改革军队,让后周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他在稳定国内之后,便开始了他统一天下的步伐,先后击溃了后蜀和南唐,就在他意气风发准备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时,却不幸生病去世,真是天妒英才啊。由于他的儿子还太小,禁军统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宋朝,赵匡胤也正是在后周的基础上,最终统一了天下。赵匡胤即位之初,十国仍有后蜀、北汉、南唐、吴越、南汉、南平等政权,都被其一一征服,至此五代十国结束,中国重归统一。

五代十国是中国继南北朝后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中国南北先后出现了诸多政权,西夏和越南因此摆脱控制相继独立,而契丹也趁机壮大,成为了中原政权的最大威胁。而幽云十六州的丢失更为宋朝的被动和灭亡埋下了祸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