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理书笺 《修身铭》乃古文珍品,仅80字,却深蕴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智慧。它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喧嚣尘世中,告诫人们谦逊待人接物,坚守本心,保持纯良本性。这80字仿若明灯,照亮迷茫前行路,引领后世探寻人生真谛,领悟生活至高境界。 ![]() ![]() 【壹】 莫道人短,莫言己长; 施恩勿念,受恩勿忘。 【释义】不要随便议论他人的短处,也不要总是夸耀自己的长处。自己给予别人的恩惠不要总是放在心上,但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情则不可遗忘。 生活似舞台,有人忙于揭露他人“瑕疵”,彰显自身“光鲜”。但“言人短黯德行光,夸己长遮胸襟阔”。热衷挑刺贬低他人,反显内心狭隘。而乐善好施却不求回报之人,仿若春风化雨,润泽万物,收获人间大爱。日常相处,把善举当作心灵修行,不必念叨;受人滴水之恩,铭记于心。于俗世中积累温暖感恩,便能收获真挚情谊,让心灵在善意中丰盈。 ![]() 【贰】 浮名如梦,仁心为纲; 心定而动,谤言何伤。 【释义】虚浮的功名如同梦境般虚幻易逝,要以仁爱之心作为行事的根本准则。只要内心坚定沉稳,外界的诽谤之言又怎能造成伤害呢。 世间功名如梦幻泡影,稍纵即逝。多少人为虚名奔忙,终成过眼云烟。而“仁心作笔书善德,浮名化墨染空虚”。以仁心为脊,哪怕风雨交加,内心自有然岿山川。深山僧人,不为繁华所动,一心向佛,自有清风明月相伴。内心稳如磐石,流言蜚语便如海浪撞礁,奈何不得分毫。专注用仁心待人处世,无端诋毁自是过眼云烟,守护心灵净土,方得人间安宁。 ![]() 【叁】 名实相符,守愚为尚; 处浊不染,内心有光。 【释义】追求名誉要与实际才能相符合,保持一种质朴纯真的品质是为人的高尚境界。身处污浊的环境之中,要能保持自身清白,让内心存有纯净的光芒。 名利场角逐,无真才实学如无根之木。虚名得来,难逃众人唾弃。“实才撑起青云志,虚名架空大厦危”。守愚非愚笨,是大智若愚。似深谷璞玉,不事张扬,内蕴光华。混迹尘世,心中有光,便能如莲出淤泥。这光是家人笑颜,是对正义的坚守,时刻提醒守护内心纯净。不为外界黑暗所动,便能在浊世中独善其身,绽放人性光辉。 ![]() 【肆】 柔韧处世,刚强易伤; 固执难通,豁达无量。 【释义】以柔韧有度的方式为人处世,往往比一味刚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刚强容易受到伤害。固执己见的人很难与外界相通,而心胸豁达之人则拥有广阔的境界和无尽的机遇。 生活如海,刚强如礁石,与浪相撞,伤痕累累。“刚强似剑易折损,柔韧如藤可盘龙”。柔韧之人顺势而为,如溪水绕石,汇聚成江河。固执者困于自我囚笼,拒机遇于门外;豁达者心似星空,包容万物。人际交往中,通达包容,便能收获更多阳光。少些冥顽不化,多些灵活变通,人生之路自会越走越宽广,机遇与幸福便不期而至。 ![]() 【伍】 慎言节欲,知足常康; 持之以恒,岁月自香。 【释义】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满足就能常常保持健康的心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时光会见证一切,生活自会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信息时代,言语如火,轻率之言或引风波。“祸从口出扰安宁,欲壑难填蚀身心”。克制欲望,似修剪心灵杂草,让真善美茁壮成长。知足非不思进取,是在平淡中品幸福。荒漠中遇清泉,便心满意足。人生无捷径,持之以恒,似黑暗中挖隧道,终见光明。静心不为浮华所动,用恒心浇灌生活之花,岁月自会回馈芬芳盛宴。在恒久坚守中,收获内心的充盈与生活的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