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刚毕业,还是个学生,踌躇满志, 每天抱着手机看各种课程,什么30 天逆袭成学霸,月入五万的副业秘籍 ,笔记记了三大本,觉得离霸道总裁不远了,结果银行卡余额纹丝不动,连请朋友喝杯奶茶都得看余额。 一、我掉进的 '学习陷阱',你可能也在里面 刚毕业那会可上进了,报了个写作班花了2000块,天天跟着老师分析爆款文章结构,什么 痛点引入法, 金句结尾术 ,说得头头是道。有次公司让我写个产品推广文案,我咔咔套用各种理论,自我感觉特牛,结果领导看了说:你这写的啥?用户能看懂吗?能卖货吗?当时我就懵了,原来学的那些漂亮理论,到了现实里根本不管用。 我表哥,都 35 岁了还在准备 创业,家里堆了半屋子商业书,张口闭口 用户裂变、流量池 ,可连个微信小店都没开过。有次吃饭他跟我吹:等我学好运营就开公司 。我知道,他永远停留在理论阶段,不可能做起来。哪怕做起来,也是赔钱的货。 二、被逼着赚钱那三个月,我像突然开了窍 后来我进了一家小公司,老板特狠,试用期就俩要求:3个月涨粉十万,卖7万的课,做不到卷铺盖走人。刚开始我慌啊,以前都是学理论,现在得真刀真枪干了。第一天剪视频,我对着软件琢磨俩小时,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把半成品发出去了。嘿,没想到评论区有人说 这视频挺实在,当天就涨了两百粉。 慢慢我发现,跟用户聊天比看十本营销书都管用。有个宝妈私信我:你们这课太贵了,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千。我赶紧改方案,推出 99 元的体验课,结果一周卖了300多份。以前学的消费者心理说要塑造价值,可现实里用户就一句话:能不能便宜点?你得学会在菜市场讨价还价那套,比任何理论都实在。 最刺激的是国庆活动,为了冲业绩,我每天凌晨四点爬起来剪视频,对着镜头练话术练到嗓子哑。有天晚上十点,突然有人下单买了1980的课,我盯着手机屏幕直发抖,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赚到这么多钱,比拿奖学金激动一百倍。后来算数据才发现,那段时间我学的东西,比过去三年加起来都多。 三、赚钱教会我的事,学校永远不会教 现在回头看,才明白为啥赚钱能让人能力飞涨:你想啊,客户才不管你懂不懂定位理论,他就问你:这东西能解决我啥问题。我有个卖二手家具的朋友,啥运营都不懂,就知道拍家具细节视频,对着镜头说:这沙发我自己坐了三年,孩子在上面跳都没坏,结果每个月能赚两万。你说这是不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有用多了? 最关键的是,赚钱让我不再焦虑了。以前总觉得我还没准备好,现在管他呢,先干起来再说。就像我表妹在夜市摆摊卖手机壳,刚开始怕卖不出去,硬着头皮摆了三天,发现只要挑好看的款式,喊两嗓子十块钱三个,就能赚钱。现在她都开微信小店了,而那些整天研究摆摊攻略的人,还在家里打游戏呢。 四、普通人想赚钱,就从身边小事下手 咱普通人别老想着搞个大项目,就从手头的事开始:你会写点东西,就帮小区超市写促销文案;会修电脑,就在小区群里发个广告 上门修电脑 50 元;哪怕啥都不会,去夜市帮人看摊位、卖袜子,也能赚到钱。我认识个阿姨,退休后在小区门口卖煎饼,每天早上摆俩小时,一个月赚四千,比坐办公室舒服多了。 最重要的是,别把学习当借口。我现在也看书,但都是带着问题看:比如怎么让客户爽快买单,我就找相关的章节看,看完马上用。上周学了个 '痛点提问法',第二天跟客户聊天就用上了,当场就签了单。你看,这才是真学习,不像以前,书看了一堆,啥用没有。 五、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其实赚钱这事,就跟学走路一样,你在屋里看一百遍走路教程,不如摔两跤来得快。刚开始可能会亏钱、会被人骂、会碰钉子,但每一次折腾,都是在给自己攒本事。就像我现在,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知道,真正的成长,不是记了多少笔记,而是你口袋里的钱,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别再盯着手机里的课程发呆了,明天就出去摆个摊、接个小活,哪怕赚十块钱呢,那也是你成长的开始。这个世界上,最牛的老师,永远是现实;最狠的成长,永远在赚钱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