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 犬瘟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犬类传染性疾病,本文通过分析1例成功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旨在为同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防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犬瘟热的治愈率。在接诊过程中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的诊断和流行性病学资料,初步诊断该病犬感染犬瘟热病毒病。随后用犬瘟热试剂卡检验为阳性,确诊其感染了犬瘟热病毒。对该犬注射抗犬瘟热血清(对因治疗)的同时,并配合应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经过治疗和照顾,该犬在8 d后痊愈出院。 ![]() ![]() ![]() 犬瘟热,又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犬科动物,也可影响鼬鼠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主要侵害动物的消化、呼吸以及神经系统,并呈现典型的双相热型。 犬瘟热病毒(CD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核酸型为负单链RNA,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整型,有时呈长丝状。犬瘟病毒基因包括6个非重叠基因区,从3'端到5'端,共编码8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6种结构蛋白即核衣壳蛋白、磷蛋白、血凝蛋白及大蛋白,还有2种非结构蛋白V和C。 犬瘟热病毒最开始感染的6 d,CDV主要增殖在淋巴系统,而病毒抗原在感染24 h后会出现于扁桃体、支气管内,到第2~3天可发生疱疹性和脓疱性皮炎。 感染后第9天病毒会遍布全身且发生腹泻,在第12~16天发生肺炎和神经临床症状。感染后病毒主要从咽、鼻和呼吸道分布在扁桃体和支气管进行原发性增殖,从而引起病毒血症。而病毒经过3~4周的感染后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一些大龄犬发生脑炎时要考虑有可能感染该病。 另外,继发性细菌感染在其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犬瘟热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特异疗法、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特异疗法是在确诊后,首选犬瘟免疫球蛋白和热多克隆抗体。 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组织穿透力强,体内消除快,免疫原性低,中和犬瘟热病毒效果好; 对症治疗是要掌握合理应用一些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消化道型犬瘟热(注重消炎、止血、止吐、止泻、补液)、神经型犬瘟热(对于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治疗应侧重于脑部消炎、镇静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是如果该犬机体受损比较严重,且病程较久,应考虑大量补给葡萄糖和电解质混合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ATP、VC等能量合剂。若患犬有肺部炎症,大量输液会加重其肺部的负担而致死。 本文以1例获得成功诊断及治疗的犬瘟热临床病例为例,对犬瘟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讨论,并提出预防建议,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 2024年1月16日,盐城市某宠物诊所接诊1只10月龄、体质量8 kg的中华田园犬。该犬体温为41 ℃,精神不振,无食欲,有咳嗽,偶有拉稀症状,眼睛周围有黏性、脓性分泌物且眼周围皮肤发炎掉毛(图1),鼻镜干燥且有鼻涕(图2),脚垫厚且硬。笔者问诊时了解到该犬从未接种过疫苗。 ![]() 图1 眼周脓性分泌物 ![]() 图2 鼻镜干燥且有鼻涕 ![]() ![]() 1)犬细小病毒检测。 保定患犬,用配套的棉签从直肠取样,将采集的粪便样品放入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并沉淀后用滴管取稀释液上部清液,滴3~4滴混合液至检测板的检测孔内。静置10 min判定结果。 2)犬瘟热病毒检测。 保定患犬,用棉签蘸取患犬眼部分泌物、鼻涕和唾液,将采集的样品浸入缓冲液中,旋转搅拌混匀后用滴管吸取样品液上部清液,取出试纸,滴3~4滴混合液至检测板的检测孔内。 静置10 min后判定结果。 经检查,犬细小病原检测为阴性,犬瘟热病原检测为阳性(图3、图4)。 ![]() 图3 患犬CPV检测结果 ![]() 图4 患犬CDV检测结果 ![]() ![]() 保定患犬,对其前肢进行静脉采血。采取约2 mL血液,放入适量血液在血常规专用抗凝管检测。检测结果(表1)发现,该病犬RBC、HGB、HCT、MCHC、PCL均偏低。 ![]() 表1 血常规检查报告 ![]() ![]() 关于犬瘟热的诊断主要有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有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荧光抗体染色等方法。为检查细胞培养物或外周血白细胞与肝、脾、肺等病料中的CDV,国内外已建立荧光抗体染色检查法,在被检标本的细胞浆内发现特异的荧光斑,即可确诊; 血清学检查包括中和试验、间接酶标或荧光抗体法、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该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可发现其精神萎靡,鼻镜干燥,体温较高,诱食无果,且脚垫增厚,听诊肺部湿啰音,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等结果,该病犬确诊感染了犬瘟热病毒。 ![]() ![]() 采取治疗措施如下: 1)第1天。 ①退烧针,氨基比林1 mL;②犬瘟热单克隆抗体6 mL(iv)一次;③N.S 100 mL,青霉素5 mL,地塞米松0.5 mL;④G.S 100 mL,利巴韦林1 mL;拜有利1 mL。 自配眼药水,3次/d;双黄连口服液早晚各1次,一次5 mL。 2)第2~3天。 ①犬瘟热单克隆抗体6 mL(iv)一次;②N.S 100 mL,青霉素5 mL,地塞米松0.5 mL;③G.S 100 mL,利巴韦林1 mL;④拜有利1 mL。 按上述药方,连续使用2 d,1次/d,并自配眼药水,3次/d;双黄连口服液早晚各1次,1次5 mL。 3)第4~7天。 ①N.S 100 mL,青霉素5 mL,地塞米松0.5 mL;②G.S 100 mL,利巴韦林1 mL;③拜有利1 mL。按上述药方,连续使用4 d,每天1次,并用自配眼药水,3次/d;双黄连口服液早晚各1次,1次5 mL。 治疗效果如下: 第2天,病犬体温39.2 ℃,没有食欲,精神不振。 第3天,体温38.2 ℃,无食欲。 第4天,体温38.8 ℃,有食欲,能食用少量犬粮、营养膏和水,状况明显好转,呼吸平稳,鼻液和眼周围分泌物都有减少。 继续使用以上药物,且眼药水和双黄连口服液也继续使用。 第8天,病犬经过检查,症状均恢复正常,故决定出院观察。 嘱咐病犬主人继续喂服双黄连口服液和点滴眼药水。电话回访,该犬已痊愈。 ![]() ![]() 犬瘟热是宠物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病犬机体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毒侵害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状态、饮食欲无明显异常,体温39.5~41.0 ℃,患犬的眼睛和鼻子会流出水样分泌物,部分患犬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中期症状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精神和食欲不佳,体温再次升高,形成“双相热”,眼睛和鼻子出现脓性分泌物,咳嗽加剧,呕吐、拉稀等消化道症状更加明显。 后期症状表现为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饮水增加,且鼻镜干燥甚至龟裂,有的患犬可能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犬瘟热还可能出现肺炎型、肠炎型、脓疱型、神经型这4种表现类型。 肺炎型犬瘟热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大口喘气等。剖检特征:肺脏表面充血,颜色鲜红,肺小叶因发炎而肿胀充血,支气管内分泌大量黏液;肺脏可能因炎症和感染而逐渐萎缩。 肠炎型犬瘟热主要表现: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质量下降等,眼球深陷,皮肤弹性减退,在严重情况下可能继发肠套叠。 剖检特征:可见肠胃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变得薄弱,肠道内容物呈暗褐色的黏液状。 脓疱型犬瘟热主要表现:腹底皮肤(下腹部、大腿内侧等)出现红斑、水泡、脓疱等病变,有瘙痒和疼痛感。足肉垫皮肤增厚、角质化,触摸较硬。 神经型犬瘟热主要表现:神经受损的典型表现是前肢、后肢及腹壁出现不自主的抽搐。有的患犬行走不稳、站立不稳、卧地不起甚至意识迷糊、昏迷症状。 还有的患犬出现头部颤抖、转圈、怪叫、口吐白沫、冲撞墙壁等异常行为。 犬瘟热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该病例在患病初期比较容易治疗,但这也容易与犬细小或者犬传染性肝炎相互混淆,治疗过程中注意对犬瘟热和犬细小混合感染进行区分诊断与治疗。治疗过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用药,准确判断,用药果断。 犬瘟热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的同时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本病例在治疗中也是注重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相结合,特别注意高温患犬要及时退热,低温患犬及时补给能量;输液过程中要控制速度,防止由于过快而加重心肺负担。后期一些发现有精神症状的,如抽搐、口吐白沫的,要通过解痉、输液、强心等治疗方法,但出现这种症状的治愈率较低或者会出现预后不良。 犬瘟热的预防很重要。 一是要树立免疫意识 幼犬首次注射要满45日龄,根据需求和兽医建议选择疫苗类型制定合适的免疫计划,每次疫苗间断半个月,且每年的注射疫苗时间要比上一年注射时间提前半个月左右,注射后宠物犬1周内不要洗澡,要加强营养,提高宠物的免疫力。 二是要重视早期治疗 病犬在刚发病时开始治疗,治愈率在90%以上,一般疗程是5~7 d;若发病3~4 d甚至更长,治愈率比较低,疗程也长。当患犬出现神经症状,治愈率更低,治疗难度更大,且多数治愈后仍有神经后遗症。所以畜主若发现犬有异常要及时送至兽医站或者动物医院治疗。 三是要加强消毒隔离 对病犬要及时隔离并对犬窝、食盆及生活场所做到不定期的消毒,3%甲醛溶液、5%碳酸溶液或0.50%~0.75%酚溶液均可作为消毒剂。 针对无明显症状的犬,可以每日监测体温,温度超过39 ℃的要隔离,并对犬所在活动地进行消毒。 综上所诉,犬瘟热在临床诊治中主要采取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血液检查等方式,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采取治疗措施,通过积极治疗,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较高。 在平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宠物犬有与平常不同的行为,如精神不振,饭量减少,呕吐、多尿、少尿等行为,要及时带到宠物医院进行检查或者向宠物医生咨询。 如果检查得知家里的宠物得了传染病,要将病犬隔离,并且做好消毒工作,以免疫情蔓延。接受治疗后,主人要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照顾。 高琍.1例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J].养殖与饲料,2025,24(3):98-101. DOI: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3.025. ![]() 编辑:张伟韬 审核 :赵琳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