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的宗教圣殿,被称为人世间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每年都有数百万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和参观。教堂是免费进入的,但是登顶需要买票:走楼梯 8 欧,搭乘电梯 10 欧。站在穹顶上可以观赏大教堂圆顶的马赛克,还可以欣赏罗马全景:圣彼得广场和梵蒂冈花园,以及圣天使堡、万神殿、罗马角斗场,极具诱惑力。然而,551 级台阶不是吃素的😳,即使搭乘电梯也只能到达穹顶的第一层,往上还要继续攀登 320 级台阶😓望而生畏😰
穹顶下面是覆盖着主祭坛的青铜华盖(Baldacchino di San Pietro),由贝尼尼设计并建造于1624—1633年,高达28.74米左右。华盖由四根近20米高的螺旋形青铜柱支撑着,柱上装饰着橄榄枝、月桂叶,以及蜂蜜蜂巢等象征巴贝里尼家族(教皇乌尔班八世家族)的图案。青铜华盖位于教堂的中央:拉丁十字架结构的交叉点,圣彼得墓地(St. Peter’s Tomb)的正上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雕塑作品。
宝座两侧是四位教会圣师的雕像,他们是圣安布罗斯(St. Ambrose)、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代表拉丁教会)、金口圣约翰·若望( St. John Chrysostom,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和圣阿塔纳修斯(St. Athanasius)(代表希腊教会)。
大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内部面积达15,16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6万多人做弥撒。
主祭坛区域的右侧(南侧)是利奥一世祭坛(Altar of St. Leo the Great)。利奥一世 (440年9月29日–461年11月10日在位) 是少数被授予“大帝”头衔的教皇之一。祭坛上方的浮雕名为 《圣利奥大帝阻止阿提拉》(Leo the Great Stops Attila),是雕塑家彼得罗·布拉奇·布拉奇(Pietro Bracci,1700年6月16日-1773年2月13日)的作品。
罗马天主教史上239位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纪念碑(Monument to Pope Alexander VII 1655-1667在位),由贝尼尼于1678年在80岁高龄时创作,被视为圣彼得大教堂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亚历山大七世是宗教信仰方式的改革家和天主教本土化的先驱,他是最开明的教皇之一。有介绍这样描述这座纪念碑: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跪于顶端祈祷,四周环绕象征“慈爱”、“真理”、“谨慎”和“正义”的四位美德化身。下方的骷髅手持沙漏,从红色大理石帷幕下探出,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意大利人本笃十四世教皇的墓龛(拉丁语:Benedictus PP. XIV;1675年3月31日—1758年5月3日),他的原名为波罗斯贝·兰贝尔蒂尼(Prospero Lambertini)。
教皇英诺森十二世墓碑(Monument to Pope Innocent XII),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691~1700年在位),原名安东尼奥·皮尼亚泰利(Antonio Pignatelli)。雕塑作者是菲利波·德拉·瓦莱(Filippo della Valle):教皇坐在宝座上,两侧分别是象征慈善和正义的女性形象。
教皇庇护七世纪念碑(Monument to Pope Pius VII,1742年8月14日~1823年8月20日)。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800~1823年在位),原名巴尔纳巴·尼可罗·玛丽亚·路易·基亚拉蒙蒂(Count Barnaba Niccolò Maria Luigi Chiaramonti)。纪念碑由丹麦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于1831年完成。庇护七世面带倦容,双手合十,正在为所有人祈祷。雕像两侧的天使分别象征“历史”和“时间”,下方的两位女性雕像代表“坚毅”和“智慧”。
格雷戈里十六世纪念碑(Pope Gregory XVI,1765年9月18日~1846年6月1日)。他是意大利籍教皇(1831~1846年在位),原名桑巴特鲁姆·阿尔贝托·卡佩拉里(Bartolomeo Alberto Cappellari)。在庇护六世掌权时,他担任司铎,当时法国大革命正在进行之中。1796年,拿破仑率军占领罗马势如燎原,他在1799年发表《教廷反击革新派获胜》一文,鼓吹绝对的教皇极权主义。
被这两位可爱的小天使吸引住了😊。上方有天使陪伴的雕像似乎是一位教皇,这应该也是一座纪念碑,是谁的呢?拍下铭文求助翻译软件,然无果😓BASES · PILARV(柱基)EX· LAPIDE TIBVRTINO · MAR MOREAE(由提沃利石和大理石制成) IX · PONTIFICATVS · AN · XII(第九任教皇,在位十三年) 没有标明这位教皇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