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6日,陈晓旭北大演讲完整视频 她在演讲中说到庄子 演完林黛玉后,有一些剧组找我演其他的角色,但一段时间内我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我性格也不擅交际,所以一段时间内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很迷茫,好像又回到12岁考学失败的状态,就在家里看书,就看到庄子。 我读到他的一篇寓言,说的是有一种植物,它叫朝菌,它是朝生而暮死的,所以在它的生命里,从来不知道有白天和黑夜。还有一种小虫子,叫寒蝉,它的生命只有一个季节,不知道人生还有四季。然后在东海有一种灵龟,它的寿命是上万年,可能一个500年才是它的一个生日。然后在上古的时代有一种树叫椿树,它的寿命不知道会有多久,可能8000年才是它的一个春天。庄子说,朝菌和寒蝉都属于小年,灵龟和椿树属于大年,小年永远不知道大年的生命的真相,所以小年是非常悲哀的。 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人的一生能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毕竟还有另外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我就产生的一种渴求,希望了解我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我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来做什么的,死了之后我还会去哪,是不是生命之后之外还有生命。 剧组培训期间,有天导演把陈晓旭叫过来,婉转地问她:“如果不演林黛玉,你选一个其他角色演,怎么样?” 陈晓旭听到导演的问话,答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 陈晓旭的照片和照片后她的自荐信“我是一朵柳絮” 在视频中,她讲到自己的人生经历:12岁时,我没有考上心仪的芭蕾舞学校,成为芭舞演员的梦想破灭了。我开始躲在家里面看书,第一次看到了《红楼梦》。林黛玉的那种多愁善感跟我当时的心境是一模一样的,引起我特别大的共鸣。我记得我把林黛玉的每一首诗都抄写在我的日记本上。 刚好在我18岁时,《红梦》剧组在全国招募宝黛钗的演员,我就以毛遂自荐的方式给导演写了一封信。我把我对《红楼梦》和林黛玉的理解,写了很长的几页纸,还附上自己写的诗。 导演亲笔给我回了信,约我立刻去北京见面。见面之后,他们提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说你知道十二钗里面妙玉的判词是怎么写的吗?我当时就背出来了,他们很惊讶。 她说:我的演技不是最好的,长的也不是最漂亮的,导演说选中我演林黛玉,是因为综合气质是最像黛玉的。 ![]() 此后她弃演从商,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从事广告与文化传媒事业,五粮春酒的广告词就出自她的设计: 她系出名门,丽质天成,秀其外而绝无奢华,慧其中却内蕴悠远;壮士为主洒泪,英雄为主牵情。个中滋味,尽在五粮春。名门之秀,五粮春。 1999年,陈晓旭皈依佛法,学佛7年间,对佛教事业献出了几千万元的捐赠。 2008年5月13日,陈晓旭女士的骨函安葬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陵园,墓地约10多平方米。 墓碑为两块大石头,其中一块篆“陈晓旭(1965.10.29-2007.05.13)”,另一块题篆冯其庸先生的悼词: 碧海沉沉一彗星,长天划过半空明。 为君留得形音在,多谢绛珠一片情。 墓碑旁立着一尊汉白玉“林黛玉”雕塑,墓前香炉上方镶有一张林黛玉经典剧照,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给世人留下的美好形象。墓后方是一池碧水,一株柳树,正应了墓主人生前所作诗句“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是一朵柳絮,生来无忧又无虑,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林妹妹”陈晓旭长眠于此。 每年清明,晓旭祭日或生日,都有全国各地喜爱《红楼梦》的朋友前来扫墓或拜祭,表达对她的哀思和怀念。红学专家周汝昌曾评价晓旭“书中黛玉、影上黛玉、人间黛玉,三位一体,才有晓旭”!晓旭的才华,风骨,内涵、气质在视频中跃然纸上!腹有诗书气自华,绛珠仙子到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