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骊得珠”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有什么典故,一起来涨知识

 谷山居士 2025-05-08
Image
Image
Image

“探骊得珠”这个成语读作tànlídézhū,出自于《庄子·列御寇》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

Image

“探骊得珠”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得趁着黑龙睡着才行,不然小命就没了。这成语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抓住重点,构思精巧,像从深海里捞出珍珠一样。写文章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寻找灵感,而“骊龙下巴的珍珠”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紧紧抓住它,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Image

不过这成语的意义可不止于此。细品“探骊得珠”,还能咂摸出点别的味道。

首先它象征着冒险与挑战。潜入深海,直面黑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点胆识和勇气,谁敢去?人生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勇于冒险,敢于挑战,才能有所收获。就像那个取珠人,要不是他敢于冒险,哪能得到价值千金的珍珠呢?

其次“探骊得珠”也象征着智慧和技巧。黑龙可不是吃素的,想要从它嘴里夺食,光有勇气可不够,还得有智慧和技巧。这就跟写文章一样,只有掌握了写作技巧,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再者“探骊得珠”还象征着机遇和幸运。黑龙睡觉可不是天天都有的事儿,这得碰运气。写文章也一样,有时候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一气呵成,妙笔生花;有时候却绞尽脑汁,也憋不出几个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吧。

“探骊得珠”这个成语,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说起,在不断地加深,不断地拓展。最开始是用以比喻写作的技巧;接着又象征着勇敢的探险行为;同时也展现了智慧与机遇的相结合。

在现代社会,“探骊得珠”的意义越发广泛了。它能够用来比方科研攻关,还有商业谈判,甚至人生选择。不论在哪个领域,我们都需像那个取珠之人一般,勇敢地去探索,巧妙地予以应对,紧紧抓住机遇,如此这般,方能最终获取成功。

下面写几个探骊得珠的例句:

1这篇论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真可谓探骊得珠之作。

2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科研领域探骊得珠,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3这位企业家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果断的决策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骊得珠,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这位作家,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描写,将那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刻画得极为透彻且淋漓尽致,简直可说是探骊得珠之举。

5这位辩手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在辩论赛中探骊得珠,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探骊得珠”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冒险、智慧和成功的渴望,它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勇攀高峰,这个时候也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这或许就是这个成语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吧。

Image

参考文献:

1.《庄子注》

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中国成语大词典》

4.《中华成语故事》

5.《成语典故》

“掣襟露肘”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什么,出自于哪里,一起来涨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