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跬步:从胡锡进的批评到香港商家的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逍遥书屋123 2025-05-09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间五一假期就结束了,虽然已经上班了,但似乎还没有从假日的氛围中回来。自疫情结束以后,有空闲的时间总想出去跑跑。假期中,总会发出一些和谐或不和谐的声符,胡锡进总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随着“甲亢哥”的爆火,带火了“卤鹅哥”,卤鹅哥的流量被所在的城市——荣昌完美地接住。特别是五一期间,为了提高来到荣昌旅客的舒适度,该区政府机关食堂于5月1日至5月5日面向社会开放。食堂以“惠民价格、地道风味、安全品质”为宗旨,特别推出荣昌卤鹅、黄凉粉等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每份菜品价格3元至18元,游客可“一站式”品尝荣昌本土特色美食。

这个得到游客交口称赞的便民举措,到胡锡进嘴里可是又一番风景。5月4日,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区政府食堂五一向游客开放,这是个好事也会有争议的时代》中说到:关于挤占民间餐馆生意空间的质疑,老胡觉得这也是值得政府倾听的……充分考虑社会餐馆的利益,尊重城市餐饮和旅游业的意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到胡锡进的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老胡居庙堂之高,和我们普通人对现实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了。荣昌这个地方,不是因为卤鹅哥带火,我都没听说过,虽然重庆这个城市我已经去过3次。就像去年被《黑神话悟空》带火的小西天一样,出现了流量而政府坐视不理,等到出问题的时候再出面解决就被动多了。

像因流量而爆火的地方,在节假日期间游客扎堆而去是个大概率事件,队伍排大长的政府食堂也说明了这一点。给旅客一个美好的体验,带动辖区内的商户往餐饮业发展,一个三赢的局面怎么到老胡嘴里说出来是另一个味?

机关食堂卖了几天饭,要说赚钱,看你是怎么理解的。单说买卖之间的差价,确实会有利润;但加上人工,放心,绝对是赔本的买卖(这个体制内的应该懂,就不细说了)。至于民营的?我还真不是低看他们,面对蜂拥而至的旅客,大多数是宰一个是一个的态度,这是我在多处景区旅游消费后的感受。

多年前某次去开封,这个旅游城市,碰到一个人推着车子卖菜馍、杂粮馍的,想买个尝尝,对方听我口音不是本地的,张口就是10元。好在我脸皮厚,说自己以前是河大毕业的学生(骗人了)别蒙我,最后以2元的价格成交。成交后看本地人买杂粮馍是1元1个,感觉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去年去襄阳玩,所谓的网红店里吃了20元一碗的牛肉面,感觉很一般;转头在远离景点处吃了一碗10元的牛肉面,量大还味好。

洛阳的老君山这两年为何风评越来越好?不就是推出的2元餐、1元餐等良心餐而受到游客的追捧吗?在山顶的餐费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很多地方的商家把游客当傻子,傻子只好自备饮食防上当。想发展成袁家村那样的产业规模,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强力领导是搞不成的。

再看看五一期间的香港,五一黄金周期间,大量内陆游客在旺角、尖沙咀等地的24小时麦当劳过夜。香港网络上出现负面评论,部分网友用“乞衣袭港”等词语嘲讽。有人说:“来旅游还睡快餐店,穷游也太掉价了,简直给内陆人丢脸!”还有人翻出旧账,说“乞衣袭港”的现象又出现了,甚至建议学欧洲搞“没酒店记录不让入境”。但也有网友反驳:“香港酒店五一随便上千块,学生党和普通家庭哪负担得起?临时出状况才不得已住麦当劳,又不是故意占便宜。”

这边麦当劳的争议还没平息,那边餐厅的最低消费又成了焦点。旺角的一家米线店,五一晚上来了一家四口,点了两碗35港元的米线。店员提醒四人最低消费140港元,男游客一下子火了:“我们不是来乞讨的!四个人吃两碗怎么了?”双方吵了20分钟,最后还是旁人帮忙结了账。餐厅老板在社交平台吐槽:“街上全是人,店里却没生意,游客为了省钱连基本规则都不顾了。”

香港我没有去过,近期也不打算去,因为钱包厚度所限。出去省吃减喝的日子不愿意过了,没钱就不去,去我能去得起的地方。但我学生时代是另一个样子,有时一个人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出门就厚着脸皮搭顺风车,晚上睡在录像厅里,吃饭找最便宜的,拿着100元我都能出去转好多天。

扯的有点远了,为什么香港的商家对内陆的游客印象不好,而日韩的商家对我国的游客却秉承欢迎的态度?我个人的理解是,去日韩的大都是资产尚可,去那里就是放松、消费的;而去香港的大多数是想看西洋景但钞票少的,就选择费用较少的香港过下眼瘾而已。

像我身边的朋友们,大多数解决温饱而已,出国大都是去越南、泰国等消费低的国家转转而已。看着每年出国旅游的人不少,但绝对数值还是很低的,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去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的人寥寥无几。

现在国家鼓励国际、国内双循环,要加大国内循环的力度,就是提高国内消费。各位扪心自问,不出去消费是因为不喜欢吗?说到底不还是经济水平决定的吗?

在现在的经济大趋势下,经济增长点很难找,那么改变一下财富的分配方式,是否也能解决问题呢?比如说,把4500万一个的香蕉换成2元一个的香蕉,是否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呢?

图片

作者:跬步先生。喜欢读书、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