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槐花幸福来 李牛群||河南 槐花象征着老百姓的希望、幸福、甜美。春风有许多种,其中有清风和暖风,清风廉政,暖风惠民。 ——题记 四月上旬,穿行在乡间,一丝清香中略带甜的味儿便随风钻进了鼻孔。抬头一看,沿路的刺槐,不知啥时候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竟然已经挂满了枝头。暖风轻拂,宛若雪白的风铃一般,香甜游丝氤氲在了大街小巷。 是风,吹来了回忆,唤醒了舌尖上的乡愁和久违的情感,情感就像开了闸的洪水,瞬间宣泄而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下人还比较贫穷,从仲春到小满,青黄不接的时候,槐花就是一种可以填饱肚子的美味。农村许多家,农历三月初尚可节省点,清仓底的粮食拌着野菜充饥。到了三月末四月初,野菜老了,榆钱落了,粮仓也晒底儿了,就是保命的红薯也发芽的发芽、溃烂的溃烂,仅有的一点点红薯干虽然吃得人烧心、吐酸水,也没得吃了。真的没法度日的时候,麦子才刚刚秀穗,正所谓“青黄不接”。大人们勉强忍着不做声,小孩子可饿得不能行了,幸好,这时候槐花开了。 小孩子像猴子一样不顾刺槐的刺儿扎破肉皮的疼,急不可待地爬上树,捋槐花吃。槐花香甜可口,生熟都可以吃,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比先前的其它野菜、树叶子还好吃,大家都很喜欢它。 许多年后,虽然农村人摆脱了贫穷,每当槐花盛开的时节,孩子们还会迫不及待地奔向槐树摘槐花。除了解解馋,多余的还会拿回家里让大人做蒸槐花,包槐花饺子、包子或炸菜角吃。大人们也会手持长杆,杆头绑上镰刀,小心翼翼地将一串串槐花割下,回家模仿老一辈做些槐花美食,重温儿时的清苦与欢乐。舌尖上的槐花美食,会唤醒每一个味蕾,唤醒儿时的记忆,还有母亲的味道。 风吹槐花,清香与原始的甜味儿充盈了新时代的大街小巷。苦尽甘来,幸福的日子就像这肆意怒放的、肆意流香的槐花,洁白的清纯、淡淡的香甜,暖风吹到哪,哪儿就幸福的流蜜。 如今,祖国繁荣昌盛,有了金山银山,也打造了城乡宜居的绿水青山。风吹槐花,清香氤氲,满眼都是羊脂玉串串,到处都是翡翠玛瑙。槐花开了,清风一吹,清、香、甜的幸福味道就来了。看山水、看农村、看城市,品一品,暖风里飘来的全是幸福的味道。 ![]()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李牛群,笔名:柳·迈,济源文学爱好者,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在厂报和全国各大媒体平台有多篇文章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清 泉 刘远新 审校:严圣华 修焕龙 唐 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