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外地11岁抑郁症男孩成功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指导——探索健康之路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5-05-09 发布于河南
鹤壁市心理疏导小组:郝现军、武勇、田妮妮、高鹏飞、申存志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棘手的病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外地的11岁的男孩。这位患者经过郝现军大夫的治疗,已经不再失眠,情绪稳定,为了让孩子能够尽快好病上学,郝大夫让我给孩子和孩子的妈妈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指导。
图片
当我到桂鹤社区卫生院见到这个男孩时,发现他低着头,带着头晕头痛、精神萎靡的症状。听家长介绍,孩子到省区大医院对头、颈椎、血液进行了一系列精密的医学检查结果却显示无明显器质病变。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心理疾病,但是找过两位心理咨询师咨询过,孩子不回答问题,也没要效果。这看似检查没问题,给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深知,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到病因。可孩子毕竟年幼,对于各种询问和进一步的检查并不配合,紧闭的心门仿佛让我们与真相隔了一层纱。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尝试一种温和且有效的方式——冥想心理疏导。
我将孩子带入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柔和的光线轻轻洒落。我轻声引导他放松身体,从从头部开始到脚趾,一点一点地放松每一处肌肉,就像解开紧紧缠绕的绳索。然后,我带着他进行呼吸冥想,感受气息的进出,如同感受生命的流动。在冥想的过程中,孩子渐渐放下了防备,紧皱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我知道,这是打开他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或许能探寻到隐藏在深处的心理诱因。
在他冥想的时候,我感到但我引导他走进校园时,他眉头紧皱,眼里流出来泪水,说明孩子内心对学校生活的抵抗。
同时,我也关注到孩子体能较差,并且大椎穴位置出现了富贵包。这不仅可能影响他的体态,也或许与他的不适有所关联。于是,我运用专业的推拿手法,在他的颈部轻柔施力。推拿过程中,我仔细感受富贵包的质地,调整手法力度。通过适度的揉、按、推等动作,试图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经过一系列的按摩,孩子的头抬了起来,与来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
除了身体上的调理,我还十分重视让孩子认识疾病。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解释头晕头痛可能的原因,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因素,是自己的情绪放大了自己的不适感。
我告诉他,我们的情绪、压力都可能影响身体的感受。我给他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故事里的小朋友也和他有类似的经历,最后通过正确的方式恢复了健康。孩子听得很认真,眼中渐渐有了光亮,那是对健康的渴望,也是对知识的好奇。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治疗和疏导,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逐渐减轻,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看着他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我深知,治疗不仅仅是针对症状,更是要从身心多个层面去关注患者,找到那把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另外,我建议家长做到:推拿按摩,增加体能;认识疾病,不问头疼;食疗药疗,最好锻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