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 5月3日咱们说说什么呢?应该说说左宗棠收复新疆,它是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历史进程。1875年的5月3号这一天,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老头63了,他算是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老头63岁了。督办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军务和政务。左宗棠是晚清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收复新疆是相当艰难棘手的一件事情,但就这件事儿千难万险这事儿,这是左宗棠求爷爷告奶奶求过来了,你说这叫“自讨苦吃”吗?,可以这么说,当年,新疆呢也就是传统所谓叫西域。从康熙年间开始到乾隆24年,就年1759年连续三朝用兵,算是平定了这个地方另一名叫新疆。 到了乾隆中后期,新疆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商业发展也比较快。 甚至有一条商业主干道,从古城到规划就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再到张家口,这是西北的商业主干道。 但是,所谓“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国力日益衰落,另外就是太平天国席卷半个中国。当时朝廷对新疆的控制逐渐就减弱,而且-,因为打仗赋税开始直线上升。 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在陕甘农民起义的影响下,纷纷发动反清起事,先后建立起几个互不相属的封建割据政权。这些政权均为当地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所掌握,彼此间互相攻伐,煽动民族仇杀,新疆处于纷争不已的战乱之中。 ![]() 1864年8月,柯尔克孜族人思的克虽夺取喀什噶尔的回城疏附,但汉城疏勒却久攻不下。于是派回族封建主金相印赴中亚的浩罕国“请援”。浩罕统治者派帕夏(陆军司令)阿古柏于1865年初率军侵占喀什噶尔,驱逐了思的克。此后,新疆局势更加混乱,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中亚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在英、俄列强的支持下,悍然入侵新疆,相继攻占南疆各城,吞并了其他几个割据政权,并建立起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与此同时,沙俄也违反边境条约,开始步步蚕食伊犁地区,新疆内部也出现了各种起义。 1867年5月,清朝在新疆地区的控制能力减弱,阿古柏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非法的“洪福汗国”。“洪福汗国”将伊斯兰教法视作最高法律,在各地设立宗教法庭,强迫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该政权对当地农民施行重税政策,致使老百姓困苦不堪。 到1871年底,中亚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持下,统一了南疆,并企图成为新疆的霸主。1871年5月,俄罗斯帝国以“代清帝国守护新疆”为名,纵兵进入新疆伊犁地区,试图侵占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当时,英国已完成了吞并印度的计划,正在积极向北扩张,不仅力图占领中亚,而且还妄想把新疆置于它的殖民统治之下。阿古柏得到了新疆当地封建势力和英帝国的支持,在新疆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分裂势力。 在1868年,英国支持阿古柏,不仅承认其所谓的“洪福汗国”,还给予军火,并提议建造军工厂,当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甚至写亲笔信给阿古柏,双方互派大使,企图分裂中国。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持下,对我国新疆地区进行侵略,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另外,沙俄就在这么一个状况下怎么办?所以陕甘总督左宗棠就要求抓紧收复新疆,这是时不我待迫在眉睫。1875年1月,当时光绪登基,新皇帝登基讲究万象更新。左宗棠一看这是个机会,马上上书出兵收复新疆。这应该也是职责吧,不是那么回事儿。 大清国当时是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时也是个行政区。他给光绪建议搞煤矿、铁矿、架电线、修铁路,在各个海口设格致书院以及建海军,这些建议体现了他作为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的工业、军事和教育改革。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除了这六条,第七条就是牺牲放弃新疆,或者说得委婉一点,暂时抛弃新疆加强海防。咱得保海防洋人都是从海上打过来的,这是李鸿章的想法,于是出现了塞防海防之争。 李鸿章眼里,谁是中国未来的真正的敌人?是日本。所以第一要务加强海军防范日本。但他又认为新疆是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人烟稀少,保他干嘛呀?这是李鸿章的想法。 而且,日本当时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了,财力有限,不加强海防,人家打过来我们怎么办?这是李鸿章的另一个考虑。 但左宗棠不这么看,他也不反对日本是中国的劲敌。 但他认为现在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新疆全国1/6的土地,你说丢就丢了。而且左宗棠其实这想法很实在,火燎眉毛先顾眼前,日本是未来的大患,但眼下新疆就要丢就不管吗? 左宗棠认为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他指出,如果新疆丢失,将会对中国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左宗棠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出兵收复新疆。 而李鸿章的确曾是曾国藩的门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曾国藩的影响,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曾国藩的衣钵传人。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朝的重臣,他们在清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左宗棠和曾国藩年龄相近,不能简单地说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徒弟,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林则徐是把沙俄看作中国的心腹大患。所以左宗棠等于继承了他的衣钵。所以争到最后李鸿章位高权重,影响力更大。要是说道理,两人讲的都有道理,但是当时在朝中说支持海防的占到多数。 但关键时刻慈禧太后站到了左宗棠这一边,166万平方公里,新疆丢了不要了,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刚才我们讲平定新疆三朝花多少钱啊,说不要就不要了?再就是左宗棠人品尚好不存私心。 再有一个就是大清国,当时满清算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入关之后也很重视其他少数民族的问题,如果新疆真的乱了,波及蒙古怎么办?那我们这江山怎么办?这是慈禧的几点考虑。 其实慈禧当时也没有完全掌握权力啊,但是经过权衡之后,他支持了左宗棠,这是在政治上最终做了一个决定,打不打那还是得打,那下一个问题怎么打? 说到底钱没钱。左宗棠从1872年开始为收复新疆进行战争准备,他采取了“缓进速决”的策略。这一策略体现了他的谨慎和深思熟虑。所以他准备作战,先裁军麾下将军,他的命令是不愿意参加西征的给回家路费想留下来的是精兵强将,最后选了六万,这不能说很多,山高路远耗费钱粮,当兵的不能打仗天天吃饭那哪行?得能打,他还有俩字儿“速决”。 左宗棠为西征军的8万人马进行了深入的军费计算和筹备。他从一个军人、一匹军马每日所需的粮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军8万人马一年半的时间所需的用度,然后,再以100斤粮食运输100里为单位,估算出全部的运费和消耗。甚至连是用毛驴、骆驼运,还是用车辆运输,哪种办法更节省都作了比较。经过周密计划,估算出全部共需白银800万两,但是,为了防止意防保留些余地,他向朝廷申报了1000万两。清朝国库空虚,只给左宗棠拨了200万两的户部拨款和500万两的各省协饷,尚有500万两的缺口,左宗棠通过向洋商和华商借款的方式自筹经费。在筹备过程中,左宗棠还命令哈密驻军就地兴修水利,屯田积粮,并设计构建了4条筹粮运粮路线。此外,左宗棠麾下的8万兵力中,实际参与直接战斗的仅有2万余人,其余近6万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胡雪岩的协助,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胡雪岩作为红顶商人,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为其筹办军饷和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875年7月,当时沙俄也知道清政府的动向了,派了一个什么科学贸易考察队探虚实,看清军实力。在兰州沙俄人有机会看到左宗棠麾下,那谁呀?刘锦棠看到他的实力,说清军有大量欧洲最先进的火器和国内的仿造品。 德国的毛瑟步枪M187110一毫米的后膛枪有美国的雷明顿步枪。 刘锦棠是收复新疆的头号战将,以快准狠闻名于世,留下了飞将军的称号,也是沙俄最为忌惮的猛将之一。在剿灭阿古柏残部时,刘锦棠所取得的一次次胜利,向沙俄展示了清廷保卫领土的决心与军事能力,增强了清廷在谈判桌上的底气与砝码。1876 年,左宗棠命令刘锦棠、金顺兵分两路率军出关入疆。 1876年5月,左宗棠西征军骑兵步兵25个营分批入疆返回来说,阿古马实力其实也不弱,骑兵步兵大概是4万人,也有很多西洋火器。但是和左宗棠这个精挑细选充分准备的清军交手一处即可。当然一方面就是清军实力确实很强,再就是阿古柏在新疆的侵略行径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的残暴统治和倒行逆施使得他丧失民心,本人又是外国人对新疆谈不上很了解,谈不上根基。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就使当地很多贵族也不满他的军队打仗,但确实是野蛮人能打仗治理能力不行,各种盘剥,各种欺压。 1876年,左宗棠率领清军进入新疆,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清军迅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77年,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他的侵略势力随之崩溃。清军的胜利,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也有说他是饮毒酒自杀的,或者说被人毒杀。各种说法到现在也说不清了。 1878年1月初,清军攻克南江所有土地,收复全疆。英国人评论,从一个多世纪前的乾隆时代以来,一直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人所曾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 当然,还有个事我们一定得说一下,就是伊犁是被沙俄趁乱抢走,当时阿古柏的时有人就建议左宗棠趁机把伊犁拿回来,左宗棠反而没有着急,那我们今天讲抓主要矛盾,那个时候不宜和沙俄撕破脸。 1880年,左宗棠上书朝廷,在新疆设成派员,与俄国人谈判归还伊犁,展现了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但俄国人不会轻易的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所以左宗棠呢?既然把这事推到这一步。 1880年68岁,左宗棠率军西征,号称王14万,屯兵哈密前方,谈判的是曾纪泽,他是做军事后盾,而且左宗棠干了件事把自己棺材从苏州运到哈密“抬棺出征”。 沙俄当时也很猛,增兵已派舰队威胁天津、奉天、山东。 但是,1875年他们就知道左宗棠的实力,想办法了解左宗棠的战斗力。上海泰来洋行德国技师福克和左宗棠会面。 顺便看了看左宗棠的军力。得出一个结论,说清军若与俄国交战,必获全胜。 当时沙俄刚打了第10次俄土战争也是大伤元气,确实没有把握打败左宗棠。所以最后退一步,1881年曾纪泽签订的《中俄改订条约》(又称“圣彼得堡条约”)这个依然被我们认为是不平等条约,但相对之前已经来之不易了。 1884年,左宗棠反复敦促朝廷设新疆省,一年之后,左宗棠去世。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