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年底 天津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40万, 老龄化率24.93%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 如何让天津的老人们 过上安全、健康又快乐的晚年生活? 近日 天津16区区长做客 《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 “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栏目 部分区介绍了 在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方面的 新项目、新举措 一起来看↓ 和平区
![]() 悉丁银发经济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河北区 今年,河北区将利用609地块养老设施建设河北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共分为老人家食堂、适老化产品体验享购中心、康养服务中心三部分,老人家食堂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项目均在有序施工中。 河西区 今年,河西区将新建两处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提升1处智慧养老综合体,打造4处市级示范性老人家食堂。增加、扩充、7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河东区 01养老服务综合体 河东区创新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统筹利用大直沽十号路春映苑与砚熙雅园两处公建配套养老设施(直线距离不足200米),面积共计2000平米,通过“社会化”“园区式”运营管理模式,引进多类型、专业化各类养老服务企业。综合体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预计投入使用后服务保障周边7000余位老年人。 02老人家食堂 为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河东区高标准推进老人家食堂建设,着力打造两处“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 位于成林道与泰昌路交叉口,依托社会餐饮企业运营,服务覆盖上杭路、向阳楼等多个街道十余个社区,可同时容纳20余人就餐。
![]() 位于格调榴园配建,由养老综合体联动运营,同步提供助餐、送餐服务,惠及黄岩里等周边6个社区,可同时容纳30余人就餐。 两处食堂均采取“市场化运营+政府监管”模式,经营情况良好,初步实现收支平衡,为老人家食堂建设打造了河东区“样板间”。 南开区
![]() ![]() 红桥区 01养老服务机构 今年,红桥区将利用坐落在铃铛阁街道的中海云麓公馆1100平米配套载体(西关大街与铃铛阁路交口的),建设集护理员培训、认知障碍照护、家庭养老床位、数字管理平台、老年日间照料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红桥区还将通过载体更新的模式,投入2100平米配套载体更新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同时通过对原有综合养老机构开展增设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专区,走进老年人家庭开展护理服务,开展健康义诊、手机课堂、防诈骗宣传的提升行动,将单纯的机构型养老向区域性、综合性服务供给转化,计划年内完成4家机构的提升,使具备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的机构达到6家。 02老年助餐 今年红桥区将拿出近2000平米的载体用于老年助餐服务,一二级老人家食堂将达到21家。 红桥区还将引进津门老字号“大福来”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推动助餐服务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建设。目前正在“大福来”西青道点开展试运行,该店可提供20种早餐、10余种午餐和20余种小吃供应,该店还为到店的老年人开设了专区、增加爱心套餐。今年红桥区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多增加几个连锁店。同时,还在与“饿了么”平台就开设“老年助餐专区”进行磋商,积极推动普惠性服务落地落实。 东丽区
西青区 今年,西青区计划将新建改造农村幸福院、嵌入式养老机构等4处养老服务设施,并提升改造2家老人家食堂,打造一处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一处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为老年人生活增添更多便利。其中,在辛口镇第六埠村建设1家村级幸福院,占地面积1569.2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81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老年人学校、康复室、保健室、休息室、活动室、餐厅、阅览室、厨房等功能。 津南区 01养老服务中心 2025年,津南区计划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3家、智慧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家,打造示范性老人家食堂2家,预计年底前建成。
02老人家食堂 同时,在双新街和海棠街打造示范性老人家食堂2家,实现明厨亮灶、集中食堂、个性化送餐、网络服务等功能,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 北辰区 2025年北辰区计划建成1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家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精准化照护服务,打造科技赋能新场景;新建4家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打造2家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来源:天津广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