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磊 小知识鲜于枢书法以草书成就最为显著,《论草书帖》为代表作,展现了其艺术造诣,有其对草书审美的核心观点。鲜于枢早年仕途不顺,长期担任中下级官职,性格豪放不羁,常因直言触怒上司而去职,却因此获得更多时间钻研书法与艺术,形成了独特的书风。 《论草书帖》的创作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据其内容与风格推断,应为其晚年艺术成熟期的作品。 此帖以草书形式书写,内容评述了唐代至宋代的草书名家,包括张旭、怀素、高闲及黄庭坚,明确提出“褒唐抑宋”的书法史观,反映出元代书坛对晋唐传统的复兴倾向。 帖文仅四十九字,此评述体现了鲜于枢以晋唐法度为根基,强调古意与法度的平衡。 鲜于枢将张旭、怀素、高闲三人置于同一评价体系,但各有侧重:张旭之“颠逸”虽突破法度,却未完全背离传统;怀素因“守法”而更具古意;高闲则因用笔粗率,仅得古人六七成精髓。 帖中直言黄庭坚草书“大坏,不可复理”,这一论断虽显严苛,却揭示了元代书坛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反思。鲜于枢认为,宋代书家过度追求个人意趣,导致草书脱离晋唐法度的规范,陷入无序状态。此观点与赵孟頫倡导的“托古改制”相呼应,共同推动元代书法向晋唐传统回归。 元代书坛面临宋人“尚意”书风带来的技法涣散问题,赵孟頫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复古主张,鲜于枢则以《论草书帖》的创作与评论,为这一运动提供了实践范本。帖中对唐代书家的肯定,实质上是对晋唐笔法体系的重新确认,为元代书法树立了“法古而不泥古”的典范。 元代鲜于枢书法《论草书帖》欣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