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721矿邹家山分矿工作回顾 作者:周全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721矿也和全国形势一样,百废待兴,军宣队领导采用激将法,我被调离一工区(山南分矿)材料库,安排到邹家山工区政工组当组长。 1.分矿机构设置 1977年721矿进行了机构改革,原来工区改为分矿(处级单位),全矿共有五矿、二厂、机关十七个处室,另外,运输大队和职工医院为副处级单位。原山南工区区长王振发,他是矿党委委员,调到邹家山分矿任书记兼矿长;从云际调李智德任副书记,原邹家山工区区长朱厚基任第一副矿长;邹家山工区和建井队合并,建井队书记刘芳春任纪委书记,队长徐文仁任副矿长。上述干部均由总矿和江西省矿冶局定好的,但具体分矿下属机构和机关科室怎样设置由各分矿自己定,上报总矿审批。 邹家山分矿机构如何设置?分矿领导经过商议后,决定叫我和办公室打字员蒋思伟(准备提他当分矿组织干事)两人负责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意见,提出分矿机构设置和干部人事安排方案,然后集体讨论定局。我们俩接受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很快就深入到工区、生产队,分别召开了干部、老工人、技术人员等八个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拟定了一个初步方案,记得有一天晚上,分矿主要领导召开听取汇报会,会前我和蒋思伟就如何汇报进行协商分工,汇报材料我来写,汇报时我先发言,不足或不当之处蒋思伟作补充。汇报材料共分三个问题:一是我们俩授命后如何开展工作的;二是分矿机构设置建议方案;三是各工区、生产队、机关科室定员及负责人安排建议。领导听了汇报后非常满意,朱厚基副矿长首先表态发言:“你们汇报的情况与我平时掌握的情况完全相符,我同意这个方案。”两位新调来的领导也认为汇报材料很好,表示没有不同意见,完全赞同。这次会议原来估计要三个小时以上,因为涉及的问题太多,牵涉的人也多,结果只用了一个小时汇报会就结束。 不久,邹家山分矿书记传达了总矿党委常委会的研究决定,即在水冶厂、山南分矿、邹家山分矿有1000人以上单位设政治处,主任由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各单位自定,报总矿组织审批任命。经过分矿领导研究决定,由我担任第一副主任,暂定正科级,负责主持政治处日常工作,第二、三副主任由两生产工区党总支书记兼任,他们以单位工作为主,因为分矿经济效益要他们创造,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解决他们级别待遇问题,定为副科级。虽然他们办公在生产工区,但政治处平时要开展重大政治活动,会主动征求他们意见,并通知他们参加有关会议。我认为分矿领导这样安排合情合理。 邹家山分矿政治处人员配置,宣传科4人,组织科2人,保卫科3人,团委1人,工会6人,共计16人。比较精简,工作范围广,由于大家团结奋斗,互相配合,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当时分矿由外单位领导组成工作组,713矿党委书记毛树新组长,他是南下老干部,非常满意政治处工作,副组长是包头冶炼厂政治处主任,他介绍包头冶炼厂政治处共有45人,工作搞的还不如邹家山,回去后要精简人员,向邹家山学习。实际上邹家山16人还有精简余地。 在这期间,分矿对各科室每个人均制定严格岗位责任制,每月评比考核一次,做到有章可循,人人有事干,个个会干事。另外,坚持每周一上班开工作例会,首先由科室负责人发言,每个人不得超过10分钟,主要是讲上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本周工作安排,然后由领导总结发言,对上周工作干得好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对本周工作任务进行布置。我认为这个工作例会办法可行,效果明显,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计划性被调动起来了。 2.做老师的思想工作 邹家山分矿政治处还分管邹家山和红卫两个广播站和两所小学,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两所小学情况复杂,地处偏远,生源相对莲塘和古城要少,没有分配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老师由工人、家属、待业青年组成的,校领导也是工人中提上来的,管理难度大,表现在每个新学期开始,课程难安排,老师们都想教低年级课和副课,高年级课和主课都不愿意教。主要是教高年级课和主课的责任重大,工资也并不多拿。校领导新学期开学,课程安排不下去,反映到分矿来。开始找老师个别谈话,但工作效率低,这不是长久办法。那时提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做,我想为什么不能把思想工作结合教学工作一道做呢? 有一年新学期开学前,我请学校领导根据每个老师教学水平,把课程安排好,集中所有老师到分矿大会议室开会。在会上我推心置腹地与老师们交流:“我心里知道你们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工作不稳定,生活艰苦,早就盼望增加工资,转为正式老师,站在我的位置上无权给你们加薪转正、解决你们待遇问题,但是我可以笔下生辉,到时把你们鉴定材料写好一点,到有关领导和部门多美言几句,对你们前程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如果有人现在工作拈轻怕重,到时候别怪我不帮忙。”大家听我这样一讲,非常入耳,说的在理,都愉快地接受了安排,从此以后,两位校长分课非常顺利。 3.做停产单位职工思想工作 1982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对全国各行各业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顿,对工业提出了“整顿、改革、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按照此方针,上级决定邹家山分矿红卫竖井进行停产封闭,当时职工得到消息后思想混乱,纪律松懈,干劲锐减。为了稳定职工思想情绪,宣传科在分矿干部学习班上,着重分析八字方针的涵义、历史背景、贯彻八字方针重要性。举例说国家经济建设,如我们上下班乘车一样,大家不排队挤着上下车,谁都上不去、下不来,结果不仅速度慢,又不安全,延误时间。 我们针对当时分矿实际,提出十六字口号:“思想不乱,干劲不减,纪律不松,投入不降”。得到与会同志赞同,都说这个口号提的好,符合实际,稳定人心。为我们领导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班结束后,分矿领导深入到井下工区,大力宣传这个口号,起了很好效果。 4.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政治处工作时,我请示、汇报工作时大多数是找书记,但这样年轻副书记就产生了误会,认为我看不起他,摆老资格,实际我没有看不起他的想法,正副书记同在一个办公室,因书记是我的老领导,非常熟悉,过去向他请示汇报工作已形成习惯。后来,有一年写新年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因为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他自己写,写了几遍总感到不满意,他叫我帮他修改成文上报下发。上午接受任务,只用了半天时间写好草稿,我请宣传科干事万圣恩同志抄写(我的字写得不好看,万圣恩字写得好),当天晚上工作规划就给了他,第二天上班见到我就开玩笑说姜还是老的辣! 有一次,一位下属单位负责人不讲原则,用单位公章为他人开了假证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来信到分矿纪委,因他是纪委书记,而我当时分管该下属单位,他找我说明情况,他说今天吃过晚饭后开车到邹家山找当事人谈话核实处理,在去邹家山的车上我俩通好气,谁先讲,谁后讲,怎样处理达成一致意见。找到当事人我先发言,向当事人了解是否有此事,当事人承认了事实,接着我指出事情危害性,提出了处理意见,谈话不到半小时,第二天一上班,事情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通过这两件事,他对我为人有了全面了解,我俩工作非常协调。 ●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1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