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哭了好几次,这背后的中医原理

 周口店人 2025-05-09
一位朋友找我给她父亲看看,老人年过七旬,前段时间从上海到老家。可能一别多年,看到家乡的场景和亲人,就经常哭了起来,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身体的问题,阳气不足,能量弱了,人就容易陷入悲观。
图片
还有个问题就是记忆力又明显下降了,一会说身份证丢了,一会说退休金没了……
有一种苦大概是年轻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在老年人里,面对生理机能急剧衰退,我能理解这种不安全感带来的恐惧。
一看舌象,这舌苔,寒湿之象太明显了,典型的阳虚不运化,湿蒙清窍,难怪记忆力不好。
图片
苔白腻满布,典型的三仁汤症。
有人说,寒湿这么重了,何不大剂量附子、干姜?
须知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老人本身气血就比较弱,一把大火直接上来,可能当时来劲了,元阴元阳都因此受损。
三焦为阳气之父。我考虑的是通利三焦水湿,打开阳气的通道,不愁阳气不慢慢生起来。

图片

在三仁汤的基础上,加桂枝、远志、菖蒲、茯神等通阳利水,开窍化痰。
昨夜收到反馈,状态好多了。
图片
从这个舌苔也能看出来,舌质的血色显现出来了,腻苔在渐渐化开,如拨云见日。
图片
何谓“三焦乃阳气之父”?学医之初,对这个道理不太理解,更没有切身的体会。
一直琢磨了很久,后来回想起小时候看到大人们种稻子,在稻子接穗之后,需要在田里“打沟”,作用就是让水渗出来并排出去,长辈们说,这样,田里干爽了,稻子长得会更快,不容易发霉,更不容易生虫。
嗯,这就是通利三焦的魅力,田里干爽了,太阳照进来,可以更好地获取阳气。
中医的很多原理都在生活里,在农耕文明很多朴素的道理中,看似落后,却暗含天道规律,是最低成本、最环保也最健康的。与其盲目听信一些大咖的高谈阔论,不如俯身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中医理论找到答案。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