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 | 077:《祛魅》

 走走停停blabla 2025-05-09 发布于浙江
"在这里,见字如面。每个游走的字里行间,都藏着别样的诗和远方。我是走走停停,一起看遍世间美好与纷繁。感谢您的停留、关注和阅读,请随喜点赞、在看、转发、赞赏,与我一路同行。”

#2025共读一书计划#

“Read One Book Together”

【本期推荐】

《祛魅

 077《祛魅》


作者: [法]罗伯特·纳伯格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时代华语国际
副标题: 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出版年: 2024-11-12
页数: 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60158

豆瓣评分:7.1

读书札记: 

/走走停停/

《祛魅》:心理学专业术语的解构

在心理学的浩瀚星空中,专业术语宛如一颗颗闪烁的星辰,既指引着研究的方向,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的理解设置了门槛。《祛魅》这本书恰似一架神奇的望远镜,带领我们深入探索这些术语背后的真实世界,为我们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大众也能领略到心理学的魅力。

“祛魅”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意味着要“驱散迷雾”,让事物的本质变得更加清晰。《祛魅》这本书通过科学的视角,帮助我们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什么是“伪心理学”。书中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来验证。

术语的迷雾与误解

心理学专业术语往往因其精准性和专业性而显得高深莫测。例如“潜意识”,这一术语在大众文化中被广泛提及,但其内涵却常被曲解。许多人将潜意识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能左右人的命运,甚至被一些伪心理学家利用来制造玄乎的理论。

然而,《祛魅》一书通过严谨的学术分析,让我们明白潜意识并非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而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一个相对隐秘但可以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的部分。它与意识、前意识共同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完整体系,其作用和机制可以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等手段进行探索。这种对专业术语的正本清源,有助于消除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避免被伪科学所误导。

解构术语还原本真

《祛魅》在对心理学专业术语的解读上,展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书中不仅解释了一些术语的定义,更深入探讨了其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心理韧性”为例,这一术语在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中备受关注。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逆境、创伤、压力等不良生活事件时,能够良好适应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祛魅》不仅阐述了心理韧性的内涵,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心理韧性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和提升心理韧性。这种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专业术语背后的实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定义上。它还原了心理学的科学本质,让大众认识到心理学并非是高不可攀的玄学,而是一门基于实证研究、严谨逻辑的科学学科。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心理学的“祛魅”之旅

《祛魅》不仅关注专业术语的理论层面,更注重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至关重要。例如“焦虑症”这一专业术语,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焦虑,但并不清楚自己的焦虑是否达到了需要关注和干预的程度。

《祛魅》通过对焦虑症的详细解读,包括其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让读者能够正确识别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区别,从而在面对自身或他人出现焦虑情绪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应对。

这种对专业术语现实意义的挖掘,使得《祛魅》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指南,有助于提升大众的心理健康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祛魅》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理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能够以更加清晰和科学的视角,看待心理学专业术语。它不仅有助于心理学专业人士深化对专业术语的理解,更让大众能够跨越专业术语的障碍,真正走进心理学的世界。它让我们看到,心理学并不是高深的学问,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工具。

期待更多像《祛魅》这样的优秀书籍,能够为心理学的普及和推广贡献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运用心理学,让其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贴心助手”,从而走进千家万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心理社会环境。

推荐指数:4.0



一句话分享

今日心情

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End

往期推荐:

 共读 | 076:《诡舍》

 共读 | 075:《间谍静静执起琴弓》

 共读 | 074:《优雅:永不过时》

 共读 | 073:《那个夏天我们看见了天使》

 共读 | 072:《汴京客》

 共读 | 071:《你可以有情绪,但别往心里去》

 共读 | 070:《科学:无尽的前沿》

 共读 | 069:《忙得有价值,闲得有滋味》

 共读 | 068:《你在月夜里闪耀光辉》

 共读 | 067:《来人间,就是玩》

 共读 | 066:《幸福者退让原则》

 共读 | 065:《植物妻子》

 共读 | 064:《学会思考》

 共读 | 063:《一本关于你的书》

 共读 | 062:《圈套》

 共读 | 061:《白露春分》

 共读 | 060:《里斯本夜车》

 共读 | 059:《戴假发的人》(电影)

 共读 | 058:《毒液》(电影)

 共读 | 057:《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共读 | 056:《素食者》

 共读 | 055:《素锦的香港往事》

 共读 | 054:《东京八平米》

 共读 | 053:《抓娃娃》
 共读 | 052:《预测死亡的兔子》
 共读 | 051:《红楼梦》
 共读 | 050:《遥远的向日葵地》

 共读 | 049:《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

 共读 | 048:《红毯先生》(电影)

 共读 | 047:《夜幕将至》(电影)

 共读 | 046:《小王子》

 共读 | 045:《日常》

 共读 | 044:《涉过愤怒的海》(电影)

 共读 | 04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共读 | 042:《盲井》(电影)

 共读 | 041:《杀死一只知更鸟》

 共读 | 040:《诗》(电影)

 共读 | 039:《魔道祖师》

 共读 | 038:《36岁,人生半熟》

 共读 | 037:《地下铁道》

 共读 | 036:《吉卜力的天才们》

 共读 | 035:《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

共读 | 034:《妈妈!》(电影)
共读 | 033:《长安的荔枝》
共读 | 032:《在小山和小山之间》
共读 | 031:《不去讨好任何人》
共读 | 030:《一怒之下》
共读 | 029:《托斯卡纳艳阳下》
共读 | 028:《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共读 | 027:《山茶文具店》
共读 | 02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共读 | 025:《世间的小儿女》
共读 | 024:《读书年代》
共读 | 023:《烧火工》
共读 | 022:《岛上书店》
共读 | 021:《额尔古纳河右岸》
共读 | 019-020:《一间自己的房间》《村上春树·美食》
共读 | 016-018:不止读书,读书不止
共读 | 014-015:Python学习从入门到不放弃
共读 | 012-013:当“82年生的金智英”遇见“波伏瓦”
共读 | 011:《到灯塔去》
共读 | 008-010:不要被世界改变,你就改变了世界
共读 | 007:《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共读 | 006:《云中记》
共读 | 005:《最漫长的旅程》
共读 | 004:《如父如子》
共读 | 003:《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共读 | 002:《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共读 | 001:《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图片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