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被辜负。 他们习惯付出,习惯退让,习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 就像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可当善良一次次被践踏,他们也会心寒,最终变得决绝无情。 无情的人分两种,一种生来就自私无情。 另一种就是曾经至善,后来遇见的人不懂他为何如此无情,因为没经历过他所经历的苦痛。 这种无情不是冷漠,而是看透人性后的通透与洒脱。 1. 善良被透支,心就冷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一生都在为黛西付出,甚至替她顶罪。可当他死去,黛西连葬礼都不愿出席。 人世间最荒唐的剧情,就是痴情者遇见薄情人。 正如李贺所说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善良若不被珍惜,终会变成心灰意冷的无情。 2. 善良若无锋芒,反成纵恶 《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电影中的老教父柯里昂对敌人仁慈,结果换来儿子被枪杀。 后来,麦克·柯里昂用冷酷手段重振家族,才让敌人不敢再犯。 《农夫与蛇》的故事也告诉我们: 对恶人善良,就是对自己残忍。 有的人的确很善良,即便对待欺辱他的人,也一让再让。 有人觉得他可怜,但可怜人必有可恨处。 在小人眼中,这种善良就是软弱。 3. 无情,是善良者的最后铠甲 《琅琊榜》中的梅长苏,曾经是赤焰军少帅林殊,天真热血。 但被至亲背叛后,他变得冷酷算计,最终才得以复仇。 他的无情,不是本性变了,而是学会了保护自己。 《水浒传》里的武松,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之人,但在他连续遭遇歹人陷害后,变得无情。 他的无情,不是心变恶了,是万念俱灰后的向死而生。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好人再多的善良,也填不满坏人心里的黑洞。” 请相信,善良永远不会感动骨子里坏的人,顶多只感动了自己。 4. 真正的善良,要有底线 特蕾莎修女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善良的人不是天生无情,而是终于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的好。 人当然应该善良,但盲目的善是愚昧的体现。 善良,且又坚韧不拔,才能让歹人害怕。 《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 真正的自由,是学会拒绝。 当鼓起勇气对“恶”说不的时候,会有一种善良却又夹杂着无情的快感。 这无情是快意恩仇,是善恶分明,是敢作敢为。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 善良却不愚善,最终用智慧赢得自由。 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独立思维,独立人格。 这无情,是对自由的追求。 结语 善良的人变得无情,不是他们错了,而是他们终于学会了爱自己。 真正的善良,不是无底线的付出,而是有原则的温柔。 正如尼采所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善良若不带锋芒,终会被黑暗吞噬。 无情,有时只是善良最后的自保。 |
|
来自: 新用户1739VTn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