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赵作海:坐冤狱获赔65万,投资权健又被骗,2025年因病去世

 老徐趣读历史 2025-05-09 发布于浙江

2025 年 3 月 23 日,河南商丘,72 岁的赵作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名字,曾在十余年前轰动全国,他的经历,是一场令人唏嘘不已的现实悲剧。从被错判入狱 11 年,到重获自由后又陷入重重困境,赵作海的一生,写满了命运的无常与荒诞。

故事得从 1997 年讲起,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村民赵作海与赵振裳之间产生了冲突。1997 年 10 月 30 日晚,赵振裳手持自家菜刀,在村民杜某某家中,对着赵作海的头砍了一下。

砍完人后,赵振裳害怕赵作海报复,也担心自己把人砍死,于是在次日凌晨,匆匆收拾东西,骑着自行车,带着 400 元钱、被子以及身份证等物品外出,从此开始了以捡废品为生的漂泊生活。直到 2009 年,赵振裳患上偏瘫,因无钱医治,才无奈回到村里。

1998 年 2 月 15 日,赵振裳的侄子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叔父已失踪 4 个多月,怀疑是被同村的赵作海杀害。警方迅速将赵作海列为嫌疑对象展开侦查,并将其羁押了 20 余天。不过,由于当时证据不足,警方只能将赵作海释放。

谁也没想到,更大的厄运还在等着赵作海。1999 年 5 月 8 日,赵楼村村民在淘井时,发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头、无四肢男尸。

由于尸体面目全非,村民们仅凭感觉,就认为这具尸体的轮廓和失踪的赵振裳差不多,于是纷纷猜测赵振裳已经遇害。而此前与赵振裳有过冲突且被警方调查过的赵作海,自然成了头号嫌疑人。

第二天,赵作海就被警方刑事拘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作海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据媒体报道,在羁押期间,审讯人员为了让赵作海认罪,采取了不让他休息、饿饭、木棍敲头、手枪砸头等残忍的刑讯逼供手段,对他进行轮流审讯。

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下,赵作海最终精神崩溃,从 1999 年 5 月 10 日至 6 月 18 日,被迫作出了 9 次有罪供述。

2002 年 10 月 22 日,商丘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赵作海犯故意杀人罪,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2 月 5 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作海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3 年 2 月 13 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核作出裁定,核准了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上述判决。面对这样的判决,赵作海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再加上长期被羁押导致身心俱疲,最终选择了未上诉。

就这样,赵作海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涯。在监狱里,他每天都在期盼着有一天能洗清冤屈,重获自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这样一起乌龙事件而被彻底改写。在狱中,赵作海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每况愈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

时间来到  2010 年 4 月 30 日,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个被认为早已 “死亡”  的赵振裳,竟然拎着行李回到了村里。他见人就问:“我家房子还在不?”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村里炸开了锅。赵振裳的  “复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起案件存在巨大的问题。

商丘市公安局在 5 月 1 日获悉赵振裳 “复活” 一事后,当天就联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展开行动。

行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确认赵振裳的身份,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核实,很快就确认了他的身份;二是对无名尸体展开侦破,无名尸体的 DNA 被送往公安部进行检测;三是做好双方家属的安抚、稳定工作。

5 月 5 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启动再审程序。5 月 7 日下午,商丘中院递交了对赵振晌身份确认的证据材料。5 月 8 日下午,省法院召开审委会,经过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赵作海故意杀人案是一起明显的错案。

审委会当即决定:一、撤销省法院  (2003) 豫法刑一复字第 13 号刑事裁定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2) 商刑初字第 84  号刑事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二、省法院连夜制作法律文书,派员立即送达判决书,并和监狱管理机关联系放人;三、安排好赵作海出狱后的生活,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

5 月 9 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一案的再审情况,正式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在发布会上表示,他们会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案情;省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将立案调查,对不负责任的审判人员追究责任;同时,要求广大法官要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一定要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人民的生命负责。

赵作海终于重获自由,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 11 年。这 11 年,不仅让他失去了自由,更让他的家庭支离破碎。他的妻子改嫁,孩子早早就辍学打工,老家的房子也破败不堪。出狱后的赵作海,面对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2010 年 5 月 13 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给予赵作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计 65 万元。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宋海萍等院领导赶赴柘城县对赵作海进行慰问,协调当地政府为其盖新房,解决生活问题,并诚恳向赵作海及其亲属道歉,恳请谅解。

赵作海对法院开展的积极工作和诚恳态度表示满意,同意依法请求国家赔偿,不提出超出《国家赔偿法》范围以外的赔偿请求,并接受了 65 万国家赔偿金。

本以为赵作海的生活会就此步入正轨,然而,命运似乎还在继续捉弄他。重获自由的赵作海,由于长期与社会脱节,缺乏理财常识和对社会复杂现象的辨别能力,很快就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困境。

先是一些亲戚得知他获得了巨额赔偿后,纷纷找上门来。赵振举认为是自己发现了赵振裳,赵作海才能提前出狱,所以朝赵作海要 5 万块钱。

赵作海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念及亲情,最后还是给了他  3000  元,可即便如此,叔侄俩的关系还是变得僵硬起来。妹夫也以赵作海出狱后一直住在他家,自己忙前忙后出了不少力为由,向赵作海要两万块钱,最终赵作海给了他五千块钱。到  2011 年过年的时候,赵作海手里的钱就只剩下四十多万了。

然而,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赵作海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所谓的 “投资项目”,发帖人把这个项目描述得天花乱坠,声称只要参与投资,就能获得巨额回报。赵作海信以为真,便和妻子一起前往考察。

考察结束后,回到家的赵作海就从银行卡里取出了 17.5 万元交给了对方。后来才发现,发帖人其实是一个传销组织的头目。等警方捣毁这个传销窝点时,赵作海投资的 17.5 万元早被传销头目挥霍一空,警方也无能为力。

2014 年,赵作海又遭遇了一次打击。他的大儿子为了结婚,“偷拿” 了赔偿款中的 14 万元。这对赵作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年,赵作海和妻子李素兰又被权健公司的宣传所吸引。权健公司打着 “健康产业” 的旗号,声称只要加盟成为经销商,就能轻松实现 “月入 20 万、年入 200 万” 的发财梦。

赵作海和妻子被这些诱人的宣传冲昏了头脑,拿出了四十万元投资权健,成为了 “权健商丘地区经销商”。然而,四年过去了,他们不仅钱没赚到,赵作海还吃了一堆权健保健品。后来,权健公司因涉嫌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被查处,赵作海的发财梦彻底破灭。

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赵作海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他的 65 万赔偿金,在短短几年内便消耗殆尽。为了维持生计,2014 年,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为赵作海找到一份环卫工的工作。

然而,命运似乎还不肯放过他。在 2015 年,赵作海在追债过程中不慎摔伤住院,家中收入无几,甚至连交不起房租。无奈之下,2017 年,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又为其找到一份抄水表的工作,并提供了免费住房。

2019 年末,记者采访赵作海时发现,他与妻子仍在吃着保健品,靠着每月微薄的工资生活。此时的赵作海,身体已经被多年的牢狱生活和生活的磨难拖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

在采访中,他唯一一次抹泪,是提及 65 万元国家赔偿因陷传销、投资理财、代理权健等被骗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沧桑。

赵作海的案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伤痛。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它让人们看到了刑讯逼供的危害,也让人们意识到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在赵作海案件平反后,河南省司法机关迅速启动责任追究程序。商丘市 5 名警察因刑讯逼供获刑,判决书显示了他们对赵作海实施的种种残忍手段。同时,“赵作海案” 的主审法官胡烨、审判长张运随、审判员胡选民、代理审判员魏新生停职接受调查。

时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针对赵作海案件,就如何 “纠正执法问题,促进公正执法” 进行专门讨论,强调法院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

赵作海案也被最高法列为   “精神损害赔偿第一案”,明确了刑事案件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实际执行并长期羁押的,应认定为致受害人精神损害并造成严重后果,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案例为后来的国家赔偿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推动了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

然而,赵作海的生活却再也回不去了。他在晚年一直被疾病缠身,最终在 2025 年 3 月 23 日,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 72 岁。他的遗体被安葬于老家柘城县老王集镇赵楼村。

赵作海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与波折,他用自己的经历,为社会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司法公正和自由的来之不易。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也促使我们不断努力,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