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画秦腔|秦腔《二堂舍子》自藏大秦之腔铮铮筋骨

 源源不断 2025-05-10
图片

秦腔《二堂舍子》段昭南戏画

段昭南先生以戏入画,化腔为墨,终成戏曲丹青一派宗风。其作《二堂舍子》戏画,秦腔慷慨凝于尺素,梆子激越驻在毫端,但见刘彦昌夫妇抱子跪伏,满纸秋霜凛冽,似闻西府梆子穿云裂帛。画中王夫人眉间三叠川字纹,袖底五指微蜷,将慈母断肠之痛凝于欲握还松的掌隙。沉香秋儿并跪若双生莲藕,青衫下摆褶皱翻涌似华山云涌,恰似戏台上那声未及出口的“儿啊”,先自绢帛洇出泪痕。

图片

妙在丹青留韵,观者但见笔墨,耳畔自有苍凉弦索。戏台审子一节,须生唱做相生,旦角水袖翻雪。段昭南独以墨色枯笔勾王夫人半幅素裙,反较满台锦绣更见悲怆。画中妇人眼角斜挑三分,既含慈母泪光,又带烈妇决绝,恰是秦腔“苦音慢板”的丹青具现。

犹记当年观戏,邻座老者以杖击节,和着“二堂”唱段竟将砖地凿出凹痕。今观段氏画中沉香衣褶如斧劈,秋儿襟袖似风卷,虽无锣鼓,却自藏大秦之腔的铮铮筋骨。

图片

李小锋冯艳丽《二堂舍子》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