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璧记忆 文/张龙杰(人杰地灵) ![]() 在灵璧人的心中,灵璧汽车南站是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它曾是这座小城连接外界的重要枢纽,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见证着每一次的离别与归来。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那个熟悉的汽车站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气派、现代化的客运站。但它所留下的回忆,却如同一坛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 小时候,对于灵璧的孩子们来说,去汽车南站是一件充满期待的事情。那时的汽车南站,总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每到节假日,站里更是挤满了人,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走亲访友的旅人,还有像我们一样,跟着父母到县城里游玩的孩子。嘈杂的人声、汽车的轰鸣声、售票员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生活画卷。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过去,农用班车是灵璧人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常常坐着农用班车,一路颠簸着赶到灵璧南关汽车站。那时候的农用班车,条件简陋,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气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远方的向往。一路上,我们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而当汽车南站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时,那种即将踏上旅程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 从灵璧汽车南站出发,人们奔赴全国各地。温州、上海、北京、天津……每一个目的地都承载着一个梦想,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对未知的探索。对于许多灵璧的年轻人来说,汽车南站是他们走向大城市、追逐梦想的起点。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家人的嘱托,踏上了远行的汽车。那时候的离别,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相信,在远方的城市里,一定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汽车南站,也是游子们归来的港湾。无论在外漂泊多久,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当再次看到汽车南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的方向,是心灵的归宿。每一次从远方归来,走下汽车的那一刻,看到熟悉的站房,听到亲切的乡音,旅途的疲惫都会瞬间消散。因为,这里有家人的等待,有家乡的温暖。 在汽车南站的周边,曾经有许多小吃摊和小店。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是那个牛杂摊。那是一个简易的摊位,几张破旧的桌椅,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锅,和一位总是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的大爷。每天清晨,大爷便会早早地来到摊位,准备好新鲜的牛杂。随着炖煮时间的推移,牛杂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车站广场。无论是清晨奔赴工作岗位的乘客,还是夜晚拖着疲惫身躯归来的打工人,都会被这诱人的香味吸引,不由自主地来到大爷的摊位前。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温暖了人心。对于那些在外漂泊的灵璧人来说,这碗牛杂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是记忆中最温暖的角落。 然而,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随着灵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汽车南站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灵璧汽车南站迎来了搬迁。曾经热闹的车站,逐渐变得冷清,最终被拆除。站在曾经的南站旧址前,看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大楼,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汽车南站,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只能在回忆中找寻。 ![]() 如今,新的客运站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为灵璧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但每次路过新站,总会想起那个老旧却充满温情的汽车南站。它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它所承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灵璧人的心中。那些关于离别与相聚的故事,那些关于梦想与奋斗的岁月,都与汽车南站紧紧相连。 灵璧汽车南站,就像一位无声的见证者,见证了灵璧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无数灵璧人的人生轨迹。它虽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它所留下的记忆,将如同璀璨的星辰,在灵璧人的记忆长河中永远闪耀。每当我们回忆起那段岁月,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 ![]() 张龙杰 张龙杰(人杰地灵)灵璧县高楼镇人,喜欢看书看报,听音乐,1989年至1991年任村青年书记,土地管理员,广播员,乡报道员,先后在《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拂晓报》《宿州电视台》《灵璧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过散文和通讯报道!现在在省城合肥做生意,愿结交天下文友,共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