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国之后知道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金苹果6 2025-05-12
还在读《意林》《读者》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外国月亮兴许真的比中国的月亮圆。到了中文系阶段,也会读很多杂文、时评,针砭时弊以天下为己任。后来,则是赞赏外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线上托住了穷人生活的尊严。福利社会,几乎什么都免费,孩子上学免费,生病就医免费,穷人吃饭也免费。政府收的税,花在了纳税人身上。我们没出国的时候,听到这些国家的人享有的福利,真是羡慕死了。不像中国人,一辈子劳碌工作就为了攒钱给孩子受教育、预备将来看病。不敢消费、不敢失业,拼命存钱预备不时之需。
后来出了国,在南美、非洲待了五六年,看到了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的质量,就不再对免费的东西感兴趣了。任何东西都是有质量等级的,买东西时都知道便宜没好货,轮到教育、医疗就天真地以为免费的会很好,那也确实是天真了。中国人对生活质量的认知标准建立在自己生活的标准上,我们中国是全日制教育,以为别的国家免费教育也是全日制。我们中国随时能挂号看病、检查治疗,随到随治,就以为别的国家免费医疗也是这样方便。事实上,大家没看到的是质量的差距,现在我们把价格和质量标注一下,按从低到高1-10表示。
中国教育(价格1,质量8),免费教育(价格0,质量3)
中国医疗(价格3,质量10),免费医疗(价格0,质量3)
因为这种福利社会公立系统提供的服务质量满足不了中产高质量生活的需要,所以私立系统出现了一批收费高昂,服务较好的机构。数值表示如下。
私立教育(价格8,质量8),私立医疗(价格10,质量8)
公立教育系统能差到什么程度,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大概想象一下中专学校或者幼儿园的课堂纪律和教学质量,这差不多就是国外公立教育系统的日常。
我在圣普最大的公立中学和私立中学都工作过,我平时对纪律是没有什么额外要求的。学生几乎就是按照他们平时的习惯来上课。公立学校的散漫就不用说了,就是某些人口中的“快乐教育”“民主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在葡萄牙国际中学工作时,贴在教室的学生守则,简直就是中国式教室纪律的翻版,甚至更为细节。比如学生在老师说下课后不会自行出去,等我整理好把门打开他们才一个个出门。进教室也是老师把门开着才会进来,教室门如果是关着的,就一定在外面等着。还有交作业、改作业之类的,私立的学生纪律性明显更接近中国教育下的学生。
免费医疗,很多人想象的是国外有中国医疗水平并且不收钱,只能说太天真。很多人想象不到免费医疗可能就是免个挂号费,要用药?自己去药房买。要做检查,自己去外面的实验室花钱做。医生给你问诊,开处方、开检查,然后你去医院外面自己找药要实验室。的确,你没在医院花钱,但你该花的钱一个都少不了,而且便利度比中国差的太多。2025年初,我在巴西咳嗽了三个月,去公立医院问诊拿药不花钱,但是没有疗效。后来去私立医院挂号费200,医生给开了胸片和血液检查,检查费差不多1000。上午去一个地方拍胸片,下午去另一个实验室查血,然后一个星期后再去这两个地方拿结果,再拿去医院给医生看。整个检查下来,没有两个星期根本不可能。这是私立,如果排队等公立的设备做检查,那就等半年吧。当然,这一切对我也完全没有用。后来还是找中医孔子学院的院长给我针灸才治好了咳嗽。我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对巴西人说,你们巴西人是怎么在这种医疗条件下活下来的?
中国的各方面标准都太高了,导致中国人想象不到这个世界的草台班子有多拉胯。我们觉得世界就应该这样的,其实真实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已经不能看了。中国的下限就是有些国家的上限。而之所以没出过国的中国人对外国的福利政策有误解,这就不得不提语言的模糊性了。
同样都是“免费教育”“免费医疗”,探其究竟,你会发现有些国家(特别是南美、非洲)所谓的“免费”原来是质量奇低的免费,无非是政客招揽选票的幌子罢了。比如免费医疗,可能实际能做的就只是给你量个血压,就这也能叫免费医疗。学校免费教育,能做的就是让你的孩子在一个叫学校的地方玩半天,这也叫免费教育。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别的国家是要花十倍价格的。同样是吃饭,你是喜欢去别的国家吃免费的面包,还是喜欢在中国吃2块钱的豆腐。
伊朗小姐姐玛雅说:“你们中国人不知道你们中国多好,感觉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应该的,你们应该多出国外看看,国外怎么样,你们才会知道中国多好。”
当然,中国的现状并不是最好的,福利社会也并非是错的。中国整体处在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段,对比北欧诸国优渥的社会福利,中国只有老老实实戴着发展中国家的牌子,大气不敢出。对比非洲南美这些国家打肿脸充胖子的福利误国路数,中国还是能够伸伸腿直直腰的。我想阐明的是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的迷思,一是过高估计大部分国家的发展水平、生活水平;二是总拿强国的福利政策和中国比。
世界上有197个主权国家,并不是只有英美日德法等强国,中国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梯队中已经可以叫得上号了。这种成绩,还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吗?我们有时候是需要多去看看别的那些发展中国家是怎么误国误民的,才能对自己的发展道路更有信心。
当然,中国确实还需要投入更多在民生领域,怎么能让农民不怕生病、不担心养老,吃饱睡好。这当然也不是普惠式福利的问题,这是一个公平正义的问题,切蛋糕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