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淄博,阳光明媚,麦苗青青,花开遍地。 5月11日上午,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村锣鼓喧天,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园韩舍”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的落成典礼暨黄梅戏专场演出活动在这里举行。 ![]() 本次活动由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周村区委宣传部、淄博市戏剧家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促进周村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南郊镇农文旅融合的品质,并大力发展乡村研学旅游。活动于上午9:00在韩家窝村“田园韩舍”研学基地广场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及当地居民的参与。 ![]() 活动的开场由铿锵的锣鼓表演拉开序幕,随后,韩家窝村负责人、周村区相关领导、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领导相继发表讲话。接着,领导们共同参与了“田园韩舍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和授牌仪式,并参观了研学基地的小麦知识展厅。 ![]() 随后,“京鲁联谊 戏韵传情”黄梅戏专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石景山文化馆黄梅戏剧社、淄博黄梅戏迷联谊会的演员们联袂登台献唱,以戏为媒,以文化为桥,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作为黄梅戏的经典之作,《天仙配》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韩家窝村有一座董永墓,在当地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故事,此次北京戏友们带来的《天仙配》中“鹊桥”“路遇”、“钟声催归”“上工”“满工”等那些观众耳熟能详的唱段,让观众再次重温了熟悉的故事和动听的旋律,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淄博黄梅戏迷联谊会的戏迷也纷纷登台献唱。胡妍、李芳分别和来自北京的戏友王光明、程志海合作演唱了黄梅戏《桃花扇》选段“黄莺树上声声唱”、《风尘女画家》选段《海滩别》,两地戏友虽是初见,却配合默契,以戏传情。淄博戏迷于凤花演唱的《牛郎织女》中的经选段“三年日月浓如酒”情真意切,也让大家对淄博的非遗文化“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传说”与黄梅戏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多的了解。淄博戏迷联谊会会长孙伟则表演了她在淄博电视台百姓春晚上的那段“谁料皇榜中状元”,得到了在场嘉宾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让众多戏迷感到惊喜的是抖音播主“老黎说戏”的到来。老黎名叫黎俊杰,他六岁开始学习高胡,十六岁转行做黄梅戏演员,近几年在网络上从事黄梅戏教学工作,其网络教学课堂已培育万名学员,可谓桃李满天下,此次参加演出的京鲁两地戏迷中大多数是他的学生。 看到黎老师不远千里从黄冈赶到淄博为戏迷指导,不仅现场的演员和观众热情高涨,直播间里的气氛也格外热烈。黎老师在现场与众多黄梅戏迷进行了深入交流,上台与淄博黄梅戏迷联谊会会长孙伟老师共同演唱了“夫妻双双把家还”和“赏不够黄州美景花烂漫”,还在节目最后指挥全体参演人员共同演唱黄梅戏《女驸马》经典唱段“春风送暖到襄阳”,把整场演出的氛围推向高潮。 京鲁联谊,戏韵传情。活动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韩家窝的阳光,温暖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悠悠黄梅,化作萦绕在村庄上空的旋律。 ![]() 这场以“农文旅融合促发展,研学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家都表示,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田园韩舍研学基地能举办更多类似的乡村旅游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戏迷在这里看到好戏、唱响好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