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便老是粘马桶,脾得站出来说两句。 脾喜燥不喜湿,若湿滞脾胃,会造成脾胃功能的失调,使消化系统难以正常工作,大肠作为消化系统的下游,也会受到湿气的影响,形成大便溏泄。 大便溏泄, 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水样,并有大便粘腻不爽、排不尽之感。 治湿滞脾胃的基础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中成药平胃丸)。 以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四味常用药组成,因为太有名,各家对其解析颇多, 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就第一味来说, 苍术辛香的味儿,既能唤醒脾的工作热情,又可以祛除外风,避免风从外部把湿气挟来。其苦味燥湿利水,温性带来推动力与热力,使其干燥脾胃中的湿气更有力。 同时,我们常说肝气犯脾,苍术除了入脾,还入肝和血,调和肝气。 肝气调畅了,能促进脾胃升降,让脾开心的好好运化,正常发挥。 厚朴是树皮,对应于同样为树皮的肉桂。肉桂是温里,厚朴是化湿,能化脾胃中的湿,也能化大肠中的湿,就像溏泄大便的抽水机。并把胸腹因食积不消化带来的胀满除了,以避免上游不利,下游水湿泛滥。 陈皮和甘草相配,见于很多方剂 ,比如消痰湿的二陈汤,这是因橘皮理气,燥湿化痰,甘草健脾化痰。痰浊除了,气就顺了,所以它俩对于气机的调理可谓经典。而脾胃位处中焦,最需要气顺,气顺了,湿气不容易凝滞。 所以四味醒脾和胃,燥湿除满,消痰治气,让消化系统正常运行,则便便也正常起来,让马桶变得好清洁。 我们前面说了,平胃散是基础方,所以很多方剂会在平胃散基础上盖楼, 比如中成药楂曲平胃合剂, 由山楂、厚朴、甘草、六神曲、鸡内金、苍术、陈皮组成。 很明显这是在平胃散基础上添加上山楂,六神曲,鸡内金。 本方也可以治脾胃不和引起大便溏泄,并治脾胃不和致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呕吐恶心等。 所以不管症状如何变化,病机还是在于脾胃。 山楂我们太熟悉了,它主管消食化积,化肉积,防止脂肪进入肠道,引起溏泄。而且山楂也能入肝经行气,从而助运脾胃。其酸味酸敛固涩,收涩肠道,避免大便不受约束,令次数增多等。 六神曲也消食化积,消的是面积。面积消了,则胸痞腹胀,呕吐泻痢,都逃了。 鸡内金则可用于各种食积症,甚至因其坚硬,胃里的坚积也可磨,从而消脘腹胀满等。 大医孙思邈《千金方》甚至直接用其一味治食积引起反胃呕吐。同时,它还能入肾涩精,而涩精又常和止泻相关连,鸡内金确实有止泻作用。 且《黄帝内经》说:“肾者,引也,引水谷”。可见鸡内金的入肾涩精,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运化吸收,排泄是很有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