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惊呼:“原来不是我笨,是以前提问全错了!” 导语: 为什么别人用DeepSeek来写方案、做副业做得风生水起,而我用AI却只会输出一堆废话?根本原因不是你笨哦,而是90%的人都输在'不会提问’上面! - 场景1:你想让它写周报,他给你生成了一堆“优化协同效能”“深化垂直领域”的废话模板;
- 场景2:你让AI分析数据,回复全是你看不懂的代码和图表;
- 场景3:看到别人用AI月入过万,自己试了3次就放弃:“这玩意儿根本就没用!哪里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别急!今天给大家揭秘3句“人话指令”,再也不用学复杂的公式,直接复制粘贴,让DeepSeek秒变你的专属私人助理。 01 第一句话:“你现在是______专家,请帮我解决______问题” 作用:激活AI“角色扮演”模式,锁定精准回答 案例对比 - 错误提问:“帮我写一个咖啡馆促销方案”
→ 结果:笼统的“第二杯半价”“会员积分”常规套路。 - 正确操作:
“你现在是星巴克10年营销总监,请帮我设计一个针对二三线城市上班族的'冬日爆款咖啡促销方案’,要求成本低、能引发朋友圈传播。” → 结果:输出“咖啡盲盒+暖心语录杯套”“打卡返现裂变”等创意,附带成本估算和执行步骤。
原理:用角色定义(专家)+场景限定(人群/成本),让AI自动调用知识库中的高阶模型,答案质量瞬间飙升80%。 02 第二句话:“请用______的格式,分步骤列出______” 作用:强制AI结构化输出,告别碎片化信息 案例对比 - 错误提问:“怎么用DeepSeek做小红书爆款笔记?”
→ 结果:杂乱堆砌“标题要吸引人”“图片要美观”等抽象建议。 - 正确操作:
“请用'痛点标题+反差人设+行动钩子’的模板,分3步写出针对30岁宝妈的小红书减肥vlog脚本,要求代入感强、能涨粉。” → 结果: - 标题:《谁说带娃不能瘦?158斤宝妈3个月甩肉30斤,全靠这3个“偷懒”技巧》
- 人设:“白天带娃崩溃,深夜偷偷跳操”的普通妈妈形象
- 钩子:“评论区抽10人送我的减肥时间表”
原理:人类大脑天生偏爱“模板化”信息,明确的格式要求能让AI输出效率提升120%。 03 第三句话:“如果遇到______,你会怎么调整?” 作用:触发AI的“纠错补偿机制”,榨干它的隐藏功能 案例对比 - 错误提问:“这个方案不够好,再改改”
→ 结果:AI重复微调措辞,无实质改进。 - 正确操作:
“如果遇到预算减半但效果不能降低,你会怎么调整刚才的促销方案?” → 结果:AI主动替换高成本动作为“社群拼团”“用户UGC征集”,并补充风险预案。
进阶用法(二选一方式提问): “如果目标是品牌曝光,该选方案A还是方案B?请从传播性和成本两方面对比。” → 结果:自动生成SWOT分析表格,决策逻辑一目了然。 原理:通过假设性提问,逼迫AI调用更复杂的算法模型,答案实用度提升200%。 结语: 以上3句话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角色定义】锁定专业度、【结构化指令】提升信息的密度、【假设性追问】激活DeepSeek进行深度思考,让AI从“机械应答”升级为“高参型助手”。
真正高效的AI沟通并不需要复杂话术,关键在于需要我们精准的引导。 打开DeepSeek,快快把你的专属助理用起来吧,你将发现:阻碍普通人用好AI的,从来不是技术门槛,而是我们提问的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