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迪奥·波齐 笔下的女子总是一派从容,充满了恬静的美感,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充满不幸的,尽管如此,他的画作依然是明媚而洒满阳光的。 1883年,阿梅迪奥·波齐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帕尔马,父亲从事壁画装饰工作。12岁时,他被送往当地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这里,他学习到18岁,之后又前往罗马的裸体学校继续学习。 在罗马,波齐结了婚,1908年,女儿出生了,这是他一生唯一的孩子,波齐给女儿取名比安卡。第二年,不幸就找到了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的妻子丽塔去世了,波齐不得不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工作。1910年,他向威尼斯双年展提交了两幅画作,并搬到帕多瓦,这座城市素有意大利“学者之城”的美誉,科学家伽利略曾在帕多瓦大学执教。
(图片由豆包生成) 圣安东尼奥大教堂是帕多瓦的第一名胜,既是城市的地标,也是成千上万教徒们朝圣的地方,建造于1232至1300年,混合了多种建筑风格。20世纪初,教堂希望进行一些壁画装饰,阿梅迪奥·波齐与艺术家阿基莱·卡萨诺瓦一起完成了这项工作。
(图片由豆包生成) 1911年,波齐接触到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作品,他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条的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构图是非对称的,基调是金碧辉煌的,画面中往往弥漫着神秘主义色彩以及强烈的个性气质。
1915年,波齐在朋友的赞助下,找到了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位于罗马的斯特罗尔-费恩别墅。他将偏爱的女性形象与自身强烈的风景敏感性相结合,画出了很多恬淡、素雅的淑女形象。1919年,女儿比安卡已经11岁了,波齐再次结婚,妻子尼科莉娜·托皮是他的画作模特。 这幅《在公园里》描绘的就是尼科莉娜·托皮,场景是自家的别墅花园,尼科莉娜优雅地坐在扶手椅上,夏天的阳光照亮了花园的色彩。 波齐受到了野兽派和纳比派影响,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涂抹在画布上。纳比派画家以室内场景以及日常居家生活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多以平面化的表现手法来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装饰效果。《在公园里》中,波齐的笔触浓密有力,光影对比鲜明,色彩生动活泼,妻子的面孔在宽边帽檐的遮挡下显得十分专注,似乎正在盯着丈夫看,或许在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一道风景吧。 这幅画首次于1920年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并于1953年被收藏,见证了波齐独立研究的成果。 噩运却没有就此放过波齐,他给妻子尼科莉娜画下这幅传世名作四年后,尼科莉娜也去世了。 除了画自己的妻子,他还画了很多幅女儿的肖像画,其中一幅在1923年于意大利蒙扎举办的国际展览上获得了一等奖。
1932年,他还创作了一幅和女儿的“自拍合影”,画面中,女儿低着头恬静地看着书,父亲戴着眼镜,左手托着画板,右手拿着画笔,怔怔地看着前方的某个地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漫在两个人的身上,这真是一个温暖的午后。
如果这个世界一直这样温馨下去该有多好?可是两年后,年仅26岁的女儿竟然也去世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那这个上帝也太不公平了。 1976年,波齐以93岁高龄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