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在越遗物有多重?越已面对半世纪,遗留未消

 心容乾坤 2025-05-13

导读

·DeepSeek带你速览精华

美军撤离越南时留下价值连城的军事遗产:430架直升机、70余架战斗机、上千辆坦克、80万支步枪及近千艘舰艇,让越南一夜跃升为东南亚军事强国。然而这份"厚礼"暗藏剧毒——橙剂污染祸及三代,480万越南人至今承受着畸形与癌症的代价。历史证明,战争的红利终会锈蚀,唯有刻骨铭心的伤痛永不褪色。

内容由DeepSeek模型生成

有用

美军的撤离并非空手而去,而是留下了令人瞠目的“全套家当”。1973年,越南土地上凭空出现一支配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雏形:空军有数百架飞机,陆军有上千辆战车,海军拥有区域舰队,还有堆积如山的轻武器弹药。这份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单次军事遗产易主,如何塑造了越南的战后军事格局?又带来了哪些甜蜜与苦涩交织的长期影响?

天降“馅饼”:空前军事遗产入囊中

据统计,美军遗留的空军装备,迅速为越南拼凑出一支可观的空中力量。其中包括约430架UH-1“休伊”通用直升机,这种在美军手中已显多功能性的直升机,到了越南手中更被挖掘潜力,部分甚至改装为攻击平台。

36架CH-47“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则为越南在复杂山地丛林间的兵力投送与后勤补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

固定翼飞机方面,70余架F-5战斗机和36架A-1攻击机,虽非美军当时最顶尖型号,却因油耗相对较低、维护简易,意外契合了越南的国情。此外,C-130、C-119等型号运输机总数也逾120架。美军撤离仓促,这些飞机大多状态完好,立即可用,迅速充实了越南空军。

超过500辆M41、M48系列坦克,以及数千辆各型装甲车、履带式运输车,一夜间让越南的地面突击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M41轻型坦克凭借其灵活性,在越南特有地形中颇为实用。M48主战坦克则以其火力与防护,构成了装甲部队的中坚。多达1000余辆的M113装甲运兵车,经过越南技术人员改造,衍生出火力支援、防空乃至指挥等多种型号,显著提升了陆军的综合作战效能。

更为庞大的是轻武器库存:近80万支M-16步枪,及超过80万支其他型号自动、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连同约5万挺重机枪、数万具榴弹发射器与反坦克火箭筒,还有上万门迫击炮,共同构成了一座几乎取之不尽的军火库。

谁能想到,连海军也从这场易主中分得一杯羹。近千艘各型舰艇,包括50余艘排水量千吨以上的护卫舰和巡逻舰,以及数百艘登陆艇,使得越南海军几乎从零开始,一跃具备了区域性的近海防卫与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

美军遗留的港口设施与船厂设备,也为这支新兴海军的后续维护和有限改装提供了宝贵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装备并非全部直接来自美军的遗弃,相当一部分是1975年南越政权崩溃时,其军队完整交接或被北越缴获的。

短暂的“亚洲强军梦”与变现的现实

凭借这批美制装备与稍后苏联的援助,越南军队在1975年至1985年间迅速膨胀至120万之众,一度在东南亚地区显得不可一世。这份突如其来的“财富”,越南确实“享用”了近半个世纪。

例如UH-1直升机,在中越边境冲突中仍有其身影,直至2010年前后才完全退役。坦克装甲车辆固然因年久失修和数量相对有限而逐步淘汰,但数量巨大的枪械,尤其是M-16步枪,时至今日,依然是越军手中的现役装备,甚至维持着部分弹药的生产。

然而,越南战争结束后,其主要的外部军事压力实际来自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行动以及与中国的边境冲突。即便如此,如此庞大的武库对于越南而言仍显过剩。

于是,在自身军工体系尚未建立,外部援助也非无穷无尽的背景下,越南想到了“变现”。两伊战争期间,越南向伊朗出售了包括F-5战斗机、UH-1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辆及大量枪械在内的一批美制装备,总价值约4亿美元。在上世纪80年代,这笔外汇对于刚刚开始“革新开放”(1986年)的越南而言,无疑是一笔可观的启动资金,对其早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甜蜜馈赠下的苦涩内核:橙剂遗毒难消

可是,装备可以转手,战争带来的创伤却难以磨灭。美国在越南长达二十年的军事行动,留下的远不止武器。那些散落在土地上的未爆集束炸弹和地雷,至今仍在威胁着当地民众的安全。

而更为深远、更为恶劣的遗毒,则是“橙剂”。为了对付擅长丛林游击的北越军队,美军自1961年起大规模喷洒落叶剂,其中橙剂因其颜色得名。这种含有剧毒物“二噁英”的化学制剂,对人体具有毁灭性的长期影响。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投放了约6700万升橙剂及千万升其他化学试剂。二噁英极难降解,战争结束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们依然在越南的土壤和水源中“发挥作用”,导致受污染地区癌症、白血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新生儿畸形案例也屡见不鲜。

据统计,至少480万越南人直接或间接受害,受害者已经延续到第二代、第三代,非直接暴露的第一代受害者数量也已达数百万。这无疑是那份“厚礼”中最沉重、最苦涩的部分。

半世纪回眸:遗产的真实重量与未来的警示


时至今日,除了部分仍在使用的枪械和那笔早已融入经济发展的外汇,更深刻烙印在越南这片土地上的,或许是橙剂带来的无尽伤痛和对战争持久影响的反思。历史的馈赠往往标好了隐藏的价格签,而有些代价,远比钢铁本身更为沉重,也更为久远。

越南未来的军事发展,若想真正站稳脚跟,恐怕再也无法寄望于这般戏剧性的“横财”,而必须转向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漫长道路。这遗产的喧嚣过后,留下的叩问也愈发深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