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记载特征岩白菜为多年生草本,高度在13-52厘米之间[2]。 茎根状茎粗壮,被鳞片[2],直径在0.66-1.4厘米之间,大多数在1厘米左右,其长度可达50厘米,从根状茎上每年均能发出多棵植株[3]。 ![]() 岩白菜茎 叶叶均基生;叶片呈革质,形状为倒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长度在5.5-16厘米之间,宽度3-9厘米之间,先端钝圆,边缘有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形状为楔形,两面有小腺窝,无毛;叶柄长度在2-7厘米之间,托叶鞘边缘无毛[2]。 ![]() 岩白菜叶面特写 花![]() 岩白菜花部特写 果实果实为连萼蒴果,花柱和柱头宿存,花柱较长且分离,蒴[shuò]果2裂,果实总长度在1.95-2.40厘米之间,其中子房长度在0.9-1.4厘米范围内,成熟果实宽度0.7厘米×0.5厘米,果柄长度在0.9-1.90厘米之间[3]。 分布习性![]() 岩白菜花 繁殖人工繁殖种子繁殖采充分成熟的种子,先阴干,再用清水浸种,播于苗床和盆钵内,春季幼苗生长较快,但出苗率全年整体偏低[12]。 扦插繁殖将岩白菜根状茎截至长10厘米的小段,每段须有潜伏芽,用75%酒精消毒或用草木灰沾涂创面,然后扦[qiān]插苗床,覆土3厘米,保持一定的的土壤湿度[12]。 分株繁殖岩白菜主要靠地下根状茎分株繁殖[10],分株繁殖是将植物带根分割或将蘖芽、吸芽、匍匐枝、地下茎、球根和块茎分切下来,单独栽植而成为新株[13],按一定的株行距种植,保水保温[12]。 用途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岩白菜味甘、涩,性凉,归肺、肝、脾经,滋补强壮、止咳止血,主治虚弱头晕,肺虚咳喘,劳伤咳血,吐血、淋浊、白带[11]。 观赏价值岩白菜作为良好的丛生地被植物,叶大而厚,花期5-6个月,花大而色艳,适应性强,是一种较好的观叶、观花用高山野生花卉,可用作园林、庭院设计的观赏花卉,放置在岩石园或山坡,也可用作盆栽[3]。 ![]() 相关研究 |
|
来自: 新用户88302mX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