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边偶遇一花,不识。求助形色,说是粉花绣线菊,并附诗曰: ——菊 不用移春槛,西风满客车。 行行无长物,粲粲只黄花。 晚色装秋重,寒香引雾斜。 辇来尊俎处,有酒不须余。 ![]() 读毕,不太解其义;又想,亦或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其后,找度娘询问,说是“粉花绣线菊渐尖叶变种”。心想这样叫越发贴切一些,看那些根部椭圆,然后渐渐地尖下来的叶子,不是“渐尖叶”那又是什么! 看这花可爱,就想讴歌一番,无奈才疏华浅,想了足足600秒钟,才想出这样两首。 一首是:“聘聘袅袅态,少妇三十余。花头碎紫铺,心中吐素缕。” 这一首是想说这粉花绣线菊妖娆娇艳,像三十出头的风韵少妇,华而不艳,媚而不俗,含而不露! 另一首曰:“几处僻静无人问,彩霞片片染绿园。精灵古怪一朵朵,凝出一个大花团。” 这一首想说这粉花绣线菊默默无闻,却又是那么地努力和坚持。 据说,由于绣线菊抗寒且耐旱,人们常用其表达顽强和坚持,用它为亲朋好友祈求平安和福气。;当绣线菊被修剪过后,它会努力生长出新的枝叶,这又象征着努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绣线菊也能坚持生长,这也展现出它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绣线菊还是三大神圣德鲁伊草药之一,属于欧洲民间秘方药,具有神奇的控油祛痘功效。 我掐出这两首不能叫诗的诗,自觉不成体统,只能聊以自慰而已! 又去查古人的诗词文章,想偷个懒,引经据典来代替。 然而,查了半天,只查出一首,是宋代史铸的《绣线菊》: 天成素缕结秋深,巧刺由来不犯针。 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 ![]() 史铸诗中的这个绣线菊,分明是秋天的;而我现在看到的,明明是春末夏初的。 其实,有的绣线菊,一年能开两次,六、七月份一次,秋天还有一次,所以看起来从夏至秋都开花。 粉花绣线菊,又叫蚂蟥梢、火烧尖、日本绣线菊等,属于蔷薇科绣线菊属直立灌木,生长在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枝条开展细长,高可达1.5米;叶片呈卵圆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浅色或有白霜;花序呈复伞房状,花朵密集,密被短柔毛;花盘是圆环形的,花头碎紫成簇而生,心中吐出素缕,如线之大,故名“粉花绣线菊”。 我眼前的粉花绣线菊,细看可不止粉色一种颜色,还晕染着浅紫、杏棕、褐黄等说不上都是些什么的颜色,——只能说,它是色彩缤纷的,——大自然真是奇妙极了! ![]() 绣线菊也有纯白色,看起来是纯洁、无暇、不染一尘的样子。 ![]() 北宋人周敦颐说陶渊明最爱菊花,以后再没有像他这样喜欢菊花的人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此话不妥。 看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史铸,晚年甚爱菊,有《百菊集谱》六卷,另加补遗一卷,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相比,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真爱! 事实上,菊花惹人爱怜,这是一件历久弥新的事情。 譬如说,古人赞美绣线菊的诗词文章甚少,而网络上出自现代人之手的却多如牛毛。 有一个叫吴山野士的爱花之人,作了这么一首: 绣线菊花纤蕊繁,馨红艳影立晨昏。 丝丝寂寞同谁说,妄自多情绕梦魂。 读罢,同感共情油然而生! |
|
来自: 新用户88302mX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