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牙塔,位于城东百牙山东麓,紧邻主城区百荷公园,为楼阁式砖塔。 史料记载,倡导修建此塔的是明朝时期的池州知府陆冈。为了“取地理补短益年卑之象”、 “大培池州风水之不足”,企求生意兴隆,货船平安,使往来的“舟”有“桩”系稳,从事运输业的牙户约百家,想集资修塔,以求福佑:故名百牙塔。 如此,“古渡寺影”便是真实的存在。想来,清溪河在古时必是千帆竞发。 走过百牙桥,穿过一条马路,来到百牙山下。山并不高大,塔似与山比肩。山脚有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有数孩童嬉戏其间。 花坛中各种小花竞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五颜六色,甚是好看,独独我却叫不出名字。 拾级而上,不足百步,置身塔前,始觉塔之雄伟。仰望,塔身高耸入云,似与蓝天相接。 ![]() 儿子站在百牙塔简介处,一字一句读了起来,不时发出惊叹。“老爸,距今500多年,那时是我们家的多少代?”“老爸,古人是怎么建塔的?”娃的问题,是我无法回答的,只有打起哈哈。 好在,娃并没有继续追问。我们沿着塔身转了一圈,登塔的门早被封起,估计是出于安全。门口留有檀香的灰烬,想来应是有虔诚者所拜。塔共七级,大约是应了那句古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建七级佛塔,意在造福一方。 百牙山,虽小,一样有着绿意盎然,树木高大而葱茏。山中有一小石桌,旁有石凳,有一学生端坐其上,一本厚厚的英文书映入眼帘。儿子拽了拽我的衣角,轻声说:“老爸,那姐姐真用功。” 是啊,如此宁静的环境正适合读书学习。沿着石阶下行,再左转,便是姚依林铜像所在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