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更十年:做事的顺序

 东汉 2025-05-13 发布于日本
这是 东汉 的连续日更10年的第 1155 篇文章。

有时候做事没思路,先开始往往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中午准备日更文章时,我在外面逛了半小时,一不小心打开手机,20分钟又过去了,文章还没写。这会儿困意袭来,索性直接打开录音自己写。

首先,我想说,遇到难事不做,它始终会压在心里。而且,这些事必须去做。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优先处理这些必须做的难事,完成后反而会更轻松。那具体怎么做呢?一是分解任务,二是理清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昨天开始地质填图前,在一个普通区域,如果按大比例尺来,就得沿着矿区内的台阶走,不然效率太低。找到思路后,就是任务分配,明确每个人的目标。目标定下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每天能采集多少点,大致估算出工作周期。基本上,5天左右能完成,剩下的就是地质写作。

昨天看了设计,明确了每个任务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再对照规范,这就是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此外,做事时可能会有其他事情打扰,这时就把它记下来,避免分心。

我把任务分成了两部分:左边是耗时较长的任务,右边是不太耗时的任务。这样,我就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先把右边的事情处理完,然后再集中精力攻克左边的任务。

关于任务优先级,我采用了"重要性排序"的方法。比如在处理地质数据时,我会先完善柱状图,再进行单工程计算,最后进行数据整理。这些工作都比较繁重,但按部就班地去做,总能完成。

说到英语学习,我觉得最需要提升的是听力。昨天听了一节课,发现和之前在YouTube上看到的一位博主说的原理很相似: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听力词汇库。所谓听力词汇,就是听到单词时,大脑能立即理解其含义,而不需要经过"听到声音-翻译成单词-理解意思"这个过程。

传统的背单词方法其实效果并不好,更重要的是要适应语速,理解语块(chunk)的含义。现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听到单词时反应速度跟不上说话节奏,所以听起来很吃力。但这需要循序渐进地训练。

最近我一直在听一篇文章,已经听了三天,今天准备听完。效果还不错,虽然刚开始听时很懵懂,但通过反复听,逐渐积累了自己的语感和语块理解能力。这种持续的训练确实能带来明显的进步。

一篇文章大约有1000字,通过反复聆听,可以积累大量语块。当积累的语块足够多时,听力理解就会越来越顺畅。如果听力速度不够快,确实会感到困难,但不要害怕进度慢。现在,我专注于做好这两件事:持续聆听和积累语块。

---------end---------

日更十年,记录生活,真诚分享,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