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诊30多年,凡是结节囊肿患者,十个里有八个是痰湿体质。 脾胃乃气血运河,脾阳一衰,湿气便像阴沟里的积水,久沤成痰,痰浊裹着瘀血在经络间结块形成囊肿。 对于这类患者,我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先调体质再消囊肿,把'痰湿'这个温床拆了,囊肿自然难扎根。 ![]() 这时候通常会用到白扁豆。《药品化义》说它'味甘平,得土中和之气,能化清降浊'。 它比红豆温和,比薏米补脾,既能扫走三焦痰湿,又能滋养虚脾胃,把生痰的根源直接清出体外! ![]() 去年的一位男性患者王先生,体检发现肝右叶囊肿2年(CT示:4.5×3.8cm),近半年右胁胀闷隐痛,饭后加重,伴有脘腹胀满、口黏纳呆,偶有嗳气,大便黏滞小便偏黄。 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黄厚腻,脉弦滑略涩。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阻络。 开方:白扁豆、柴胡、郁金、赤芍、茵陈、鳖甲(先煎)、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浙贝母、薏苡仁、夏枯草、丹参、甘草。 ![]() 二诊时,右胁胀痛减轻,脘腹稍舒,大便成形。 在原方基础上,去茵陈、半夏,白扁豆减至15g,加生牡蛎(先煎)增强软坚之效,2个多月,囊肿完全消失。 这个方子采用疏、运、破、通四步,步步为营消解囊肿: 疏肝调气:柴胡、郁金、赤芍组成「理气铁三角」,柴胡疏解肝郁打开气机闸门,郁金行气活血破除郁结,赤芍凉血防瘀热,三药联手打破肝郁气滞,为后续药力畅通道路。 ![]() 运脾断源:白术、茯苓、白扁豆重健脾胃中轴,配伍陈皮、半夏、薏苡仁形成「祛湿金三角」,既修复脾土运化防止痰湿生成,又利水燥湿清除已有痰饮,截断囊肿营养供应。 软坚破囊攻坚:鳖甲咸软直透痰核包膜,夏枯草清肝散结,浙贝母化痰破积,三药形成「散结爆破组」,对囊肿实体逐层软化、分解;茵陈清利湿热,丹参、郁金推动气血循环,将瓦解的痰瘀残渣排出体外。 ![]() 全方气、血、水同治,既能瓦解囊肿,又能重塑气血津液的输布,从源头上断绝痰瘀再生。 写在最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