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劝人自卑,其实是让你别自取其辱。 你以为这是保守,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朴素的底层算法之一。 你想靠“高攀”逆天改命?那是童话,不是现实。那不是飞升,是被碾。哪怕真成了,也得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代价高到你压根就承担不起。 高攀这件事,一旦做了,就已经输了。 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是以低人一等的姿态进入了博弈场。你想坐庄,人家早把你当成筹码。 很多人一辈子不明白,什么叫“关系的起点决定了结局的天花板”。 感情也好,婚姻也罢,人脉、投资,甚至连选工作、交朋友都是如此。起点错了,格局就永远错了。你站得太低,注定看不见对方的世界;你跳得太高,迟早摔得粉身碎骨。 大多数“高攀”的人,不是被甩,是被耗干了之后扔掉的。 你看那些觉得“配不上但还能试试”的人,男的努力攒钱、整容、装懂红酒、硬聊人文;女的疯狂美白、模仿富太太语气、逼自己看哲学、学钢琴… 你以为他们在成长,其实是在自虐。 他们不是在进步,是在谋划一场不对等的交易。一切不对等,最后都会以债务的形式爆发出来——不管是经济债,情绪债,还是身体债。 你以为是爱情,其实是租赁。 你看看古今中外的“高攀故事”,从《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到东汉班婕妤的哥哥想借皇后身份“平步青云”;从嫁入豪门的女明星们,到“凤凰男”逆袭的都市传说,结局有几个是圆满的?你再看金庸小说里,哪个高攀者真正得到了幸福? 张无忌娶赵敏,确实是王子与草民的爱情,但问题是:张无忌根本不是草民,他妈是郡主,他爸是明教教主,他自己是武当张三丰的嫡传孙子,打得过六大派,救得了倚天剑,他的出身从来没低过。 现实不是偶像剧,现实是权力、资源、文化积累的延长线。资本世界里没有“高攀”,只有“收购”。 一个朋友的亲妹子,北漂多年,嫁了个搞金融的“高富帅”,家里是浙江本地某市的实业大户。 婚礼豪华、朋友圈风光、朋友圈点赞上千。两年后,离婚。男方出轨的理由也简单:“她不适应我的圈子。” ——别说你不明白什么叫“不适应圈子”,那不是你装懂红酒就能混进去的世界,而是他们喝红酒时讨论的是基金估值、碳中和、绿电、上层关系、人脉布局,而不是你理解的“生活品味”。 你以为靠拼命融入可以缩短阶层差距,错了,那不是距离,是天堑。 高攀的本质,是想跳过时间的积累,越过资本的护城河,用自己的稀缺性去碰运气。 但你不是稀缺性,你只是差异性。 稀缺的,是掌控资源、改变格局的能力。差异的,是肤色、姿色、口音、学历,这些都不是“币”,只是“包装纸”。 而包装纸,是第一轮选拔的门票,不是通关密码。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你能否带来增益。 这个社会,是个巨大的ROI计算场。每个人都在算账:你值不值,你能不能提高我的收益率。 你不能,就请你自觉退出。 有时候,女人“高攀”了个比自己社会阶层高几个档次的男人,以为自己掌握了未来,结果只是被圈养的宠物。 她的自由被削,思维被掌控,情绪被规训,生活被安排成了“优雅的困境”。她连哭的自由都得看对方的脸色。 反过来,男人“高攀”了个上层女性,结果是什么?不是入赘,就是工具人。不是备胎,就是廉价合伙人。他在对方父母的眼里,是“勉强能接受的试验品”,在对方朋友眼里,是“家教不错的小镇做题家”。 他的人生再努力,也不过是在“试用期”而已,一旦出错,就是“我就知道你不行”。 所以高攀不是升级,是赌博。而赌场永远不会亏钱。 当然,不是说你不能向上走。向上走和高攀,是两码事。前者是提升自己,后者是试图跳过提升。 提升,是有节奏、有逻辑、有储备的战略推进;高攀,是盲目、急躁、幻想式的短期套利。 高攀,是你去追;而真正的进阶,是你变成了那个被追的存在。 人性里有一个漏洞:我们都渴望捷径。可越是想走捷径的人,越容易变成别人的垫脚石。 你不信?去翻翻《孙子兵法》。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 如果你跟对方的生活模式、成长背景、世界观都差异太大,你们根本不会“同欲”。 你爱她的身材,她爱你的收入;你爱他的品味,他爱你的青春。这不是同欲,这是对赌。 而对赌,是极其消耗的关系结构。短期可能激情澎湃,长期一定焦虑崩塌。因为你们之间,永远有一条“认知鸿沟”,沟的这边是你拼命仰望的生活方式,沟的那边是他轻描淡写的日常。 别误会,我不是劝你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我是劝你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抵达那个生活。你不需要通过“高攀”得到幸福,你需要通过“变强”掌握主动。 资本社会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所有资源,都是流向那些有掌控力的人。 你有掌控力,就算你出身低、学历差、起点晚,也会有人主动靠近你。你没有掌控力,就算你外形亮眼、会说话、懂人情世故,也只能当别人生活里的装饰物,随时被替换。 有个前些年做房地产策划的小哥说得好:“富二代买房看地段,屌丝买房看户型。前者选的是未来收益,后者看的是眼前舒服。这就是思维的贫富差距。” 高攀,就是屌丝思维:我眼前爽一下,未来怎么样再说。结果是,连眼前都不爽,未来也更惨。 你以为是“配不配”的问题,其实是“懂不懂博弈”的问题。 博弈是什么?是知道什么时候出牌、什么时候观望、什么时候退场。 而不是一见到“高分对象”就冲上去,把自己底牌掀个底朝天。你以为对方会感动?他只会笑你可怜。 他不需要你拼命证明自己够好,因为他根本没打算和你做平等交易。他只是好奇,你能提供多少消遣价值。 一个真正掌握博弈的人,永远都在“等价交换”。 高攀的本质,是“非等价妄图交换”,是一种用自我牺牲幻想获得好处的无知投资。 任何投资,不看回报率、只看目标好不好,那叫赌博。 你想高攀,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承认自己“低”。一个人只要承认了自己低,哪怕再伪装得体面,也逃不掉“匮乏者”的心态。 而匮乏心态的人,在任何关系里都是被压制的角色。 真正的强者,是看谁都平视的。不是你不尊重对方,而是你知道自己也有价值。 你知道,不是只有上层社会才配过好日子。你知道,只要你的时间配得上你的价格,你的能力匹配得上你的欲望,你终究会“走上去”,而不是“蹦上去”。 最后,送你一句话,不是名人名言,是我自己总结的: 真正的高贵,不是站在高处,而是不卑不亢。 别想着高攀,你要做的是成为那个值得别人仰望的人。 这才是长期主义的终极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