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训斋语》是清代张英所撰家训,蕴含深厚的人生和智慧道德修养。以下摘录其中的经典名言警句,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聪训斋语》 张英 36个笔记 点评 ◆ 2022/05/11 认为好看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精选自《聪训斋语》 第一章 ◆ 2022/12/31发表想法 曾国藩认为打仗毕竟是流血、掉脑袋的事情,易于造杀孽,不易于积善,所以他希望后人不要做武将,行杀戮之事。他认为官宦之家,大多是一代便把富贵荣华享用完了,而第二代延续的就很少,张英、张廷玉的《父子宰相家训》之所以如此受推崇,就在于他们能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 原文:第1章 ◆ 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 ◆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 ◆ 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 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日间办理公事,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大笑,以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砚以世计,墨以时计,笔以日计,动静之分也。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 ◆ 万事做到极精妙处,无有不圆者。 ◆ 其衰缓者,其寿多;其衰急者,其寿寡。 ◆ 如一树之花,开到极盛,便是摇落之期。 ◆ 人生适意之事有三:曰贵,曰富,曰多子孙。 ◆ 然是三者,善处之则为富,不善处之则足为累。 ◆ 高位者,责备之地,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窟,劳苦之薮,谤讪之的,攻击之场,古之智人往往望而止步;夫人厚积则必经营布置,生息防守,其劳不可胜言:则必有亲戚之请求,贫穷之怨望,僮仆之奸骗,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窃,经商之亏折,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子弟之浪费。 ◆ 种种之苦,贫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人能各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至子孙之累尤多矣,少小则有疾病之虑,稍长则有功名之虑,浮奢不善治家之虑,纳交匪类之虑,一离膝下,则有道路寒暑饥渴之虑,以至由子而孙,展转无穷,更无底止。 ◆ 2022/05/11发表想法 解释:读书人地位不会低贱,辛勤耕耘的人不会挨饿,积累福祉的人行为正直,谨慎选择朋友的人不会失败。 原文: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 2024/12/18发表想法 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至精,尔兄弟宜各觅一册,常常阅习。 原文: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其人德性,亦必温和,行事决不颠倒,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迟速也。 ◆ 人生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 ◆ 敦厚谦谨,慎言守礼,不可与寒士同一般感慨欷嘘,放言高论,怨天尤人,庶不为造物鬼神所呵责也。 ◆ 乡里间荷担负贩及佣工小人,切不可取其便宜,此种人所争不过数文,我辈视之甚轻,而彼之含怨甚重。 ◆ 每有愚人见省得一文,以为得计,而不知此种人心忿口碑,所损实大也。 ◆ 安其身以安父母之心,孝莫大焉。养身之道,一在谨嗜欲,一在慎饮食,一在慎忿怒,一在慎寒暑,一在慎思索,一在慎烦劳。 ◆ 一件儿戏事做不得,一件高兴事做不得;人生豪侠周密之名至不易副。 ◆ 2022/07/23发表想法 比之毒草哑泉更当远避。 原文:淫朋匪友 ◆ 楷书如坐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奔。 ◆ 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各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 词意蔼然,足以启人友于之爱。然予尝谓人伦有五,而兄弟相处之日最长。 ◆ 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许多劳扰;君子修身以俟之。 ◆ 2022/07/23发表想法 【词语】处心积虑 【拼音】chǔ xīn jī lǜ 【解释】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例句】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同义词】费尽心机、想方设法 【反义词】无所用心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原文:处心积虑 ◆ 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 ◆ 2022/07/23发表想法 趋之若鹜、如蝇逐臭 、如蚁附膻 敬而远之 、无人问津 原文:则人望之若鸾凤 ◆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 ◆ 座右箴: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右四纲。戒嬉戏,慎威仪;谨言语,温经书;精举业,学楷字;谨起居,慎寒暑;节用度,谢酬;省宴集,寡交游。 ◆ 天子知俭,则天下足,一人知俭,则一家足。 ◆ 俭于言语,则元气藏而怨尤寡;则于交游,则匪类远,俭于酬酢,则岁月宽而本业修,俭于书札,则后患寡,俭于嬉游,则学业进;人生俭啬之名,可受而不必避,世俗每以为耻,不知此名一噪,则人绝觊觎之想。 ◆ 保家莫如择友,多则二人,少则一人,断无目前良友,遂可得十数人之理!平时既简于应酬,有事可以请教。 ◆ 古人之意,全在小处节俭,大处之不足,由于小处之不谨,月计之不足,由于每日之用过多也。 读书治学篇 1.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解读:强调读书方法的重要性,类饮食比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2.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 出处:源自曾国藩家书,张英引用强调专注力对治学关键作用。 修身养性篇 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 解读:警示谦逊自持,避免锋芒毕露。 4.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 体现儒家中庸思想,倡导稳重务实的生活哲学。 处世之道篇 5. "让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 强调谦让美德,与"六尺巷"故事呼应相。 6. "居乡三鉴:毋加入是非之场,毋妄议人长短,毋轻信人言" · 提供具体社交准则,避免口舌纠纷。 家庭伦理篇 7. "教子之道,最骄忌奢,次则饮食之不节,佚游之无度" · 针对家庭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8.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离心,贻害无穷" · 突出家族团结的重要性。 德修养篇 9.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 鼓励树立远大志向,突破客观限制。 10.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 · 强调道德修养需从点滴做起(此句虽出自刘备遗训,张英亦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 这些警句涵盖人生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张英作为理学名家的格物致知思想,至今具仍现实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