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华为鸿蒙笔记本会改变游戏规则

 sarazyn 2025-05-13 发布于河南
最近安装华为鸿蒙OS的笔记本电脑低调亮相,但这件事的影响力远不是让市场多一款笔记本那么简单。
从PC的概念形成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当前对PC设计理念的认知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带有很多“不正确,但是固化”的思维。
比如说,调查显示大部分年轻一代,不会操作“网上下载安装包,双击打开,安装软件”的流程,他们对安装软件的认知来自手机应用市场。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PC厂商连个“应用市场”的云服务都搭建不起来,跟残疾有什么区别?
当然,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有个所谓Store,但是做的有多垃圾那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要客观理性的思考产业问题,就要跳出固有思维看到本质。
微软是一个强大的公司,和Windows是个设计水平异常低下的软件平台,并不矛盾。
中老年朋友习惯了Windows的反人性设计,不等于年轻人也会惯着它。
前互联网时代觉得合理,不等于互联网时代仍然成立。
很多国产OS之所以不能出圈,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他们的目标是错的,他们是用现代技术模仿Windows,而不是从根本上思考这个时代PC的正确概念。
华为鸿蒙PC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路径,他们的思路相当于,假设世界上没有其他的PC,那么PC应该长啥样?
你会发现他们的设计很像是把手机和平板自然延伸到笔记本形态。就是说它有很多移动基因,但加上很多为了鼠标键盘做的改动。
但是,完全不像Windows。
这就是鸿蒙PC有望成功的原因,他们的用户群,不是那些“习惯忍受Windows”的中老年,而是年轻人。新一代用户是先熟悉了手机,再接触PC。
举个例子,华为鸿蒙有个很有特色的一套键盘鼠标无缝切换手机和电脑的功能。技术上说并不复杂,就是把鼠标键盘的功能,从OS底层路由到另一个设备。这在“互联时代”算是个默认配置。
鸿蒙是一个“原生分布式”的设计,意思是说,它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是跑在一个分布式软总线的上面,它不是“默认单机”,然后把通信作为补丁,而是系统底层就假设所有的软件功能都需要通信。
如此鸿蒙的各种“跨屏协作”的实现就没多大难度了。
其实从技术角度说,并不是鸿蒙多牛逼,而是Windows的设计水平异常低下。
可能有人要说,人家Windows有“历史包袱”,这话是不对的,软件工程里面,新架构兼容旧系统有许多成熟实践,这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为啥这么说呢?
微软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内部体制是一个“封建社会”,各个团队的领导是“小地主”心态。
Windows作为一个单机时代发展过来的系统,它的通信功能是用“补丁”修订上去的。就像一个无数破布拼接的百家衣。虽然勉强能穿,但实在丑陋。
“按道理”,你说,直接换套新的得了。那些破布,有需要的就留下,不需要的可以扔掉嘛。
问题是,如果你就是微软内部某个负责一块破布的小领导,你愿意为了企业的未来放弃自己的地位吗?
所以我说,微软表面上是个现代企业,其精神内核是个种姓制度的前工业社会。他们就像一群封建领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活成很别扭的样子。
可能有人要说了,那微软是个很牛逼的公司啊?
你想想,沙特王爷很富,很牛逼,但沙特是个封建制度的国家,有问题吗?
“封建”不代表一无是处,封建的问题是阻碍变革。即每个团队都会捍卫自己存在的合法性,从而阻碍整个组织的变革。特别是对操作系统这种基础设施,想找理由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控制风险。
你这个改动虽然技术方向是对的,但有风险。足以枪毙所有的创新。
从这个角度说,Windows还能有所创新发展算得上难能可贵了。但鸿蒙PC的入局会改变游戏规则。
为啥呢?因为华为不是“封建社会”,它是个真正的现代企业,不存在内部的“封建领主”概念。鸿蒙PC本质上是以这个时代PC应有的样子为目的开发的产品。它做了大量Windows没想过,或者想过但是内部枪毙的特性。
消费者也会意识到,哦,原来PC是可以这样的。
举个例子,鸿蒙利用分布式计算的特性,实现了直接把一个桌面的文件拖动到另一个桌面的功能。比如把平板的文件“拖动”到PC,这从技术上说也没啥,既然光标可以跨屏,那么自动触发一个文件传输一点也不神奇。
问题是如果Windows也想实现这个功能,那就要老命了。因为单机OS根本就没有分布式的概念。
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鸿蒙PC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真实用户反馈,它会以移动时代的节奏迭代,几年后不知道会迭代出什么形态。
至于老生常谈的所谓“生产力”,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因为绝大部分PC用户根本就不是把PC当生产工具。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去中山出差的时候,拜访一个灯厂,他们技术在讨论如何提高遥控距离支持别墅的场景,我说,哥们你们家这个产品定位,你们的顾客未必买得起别墅吧?
真正的产品设计,永远是来自真实的用户调研,而不是教条。
未来五到十年,在国内,鸿蒙PC会重新定义“什么才是移动时代的PC应有的样子”,到时候Windows给年轻一代的印象会是一个“难用的古董”,最终成为兼容某些“古早软件”的小众平台。
如果国外限制鸿蒙推广,那么会出现非常戏剧性的一幕:中国普及的操作系统已经是全面现代化,从手表到电视每个尺寸都是移动时代重新定义的。但外国还在使用旧时代的“老式操作系统”。
不过,大家也不必奇怪。就像中国已经全面普及移动支付,老外还在用现金和刷卡。
大家会慢慢习惯中国等于先进,外国等于落后的认知。不习惯也行,你就会活成年轻人眼中的“老古董”。
毕竟,世界是属于他们年轻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