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我是孤独的星星 2025-05-13 发布于江西

众所周知,绵阳市是四川的经济人口大市,是除成都之外经济数据最好的地级市。

不过,很多人嘲笑成都吸血厉害,说四川的市(州)差距太大,地区生产总值排第二的绵阳与第一的成都差了1万多亿。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不过,这是如今的绵阳数据,如果把目光放回到历史长河中,我们去看看曾经的绵阳究竟有多大,就能够理解,为何现在绵阳与成都的差距如此之大了。

1、绵阳专属

在民国时期,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绵阳县城,管辖金堂、广汉、什邡、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罗江和彰明,共10个县。

绵阳解放后,在1950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布101号命令,成立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绵阳专署”),仍然管辖原来的10个县,隶属于川西行署区(省级建置,治地成都)。

1950年10月7日,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川西区人民行政公署绵阳区专员公署(仍简称“绵阳专署”)。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绵阳专区政区图(1951年)

2、绵阳专区

过了2年,到了1952 年9月1日,川西行署区撤销,恢复了四川省建置,绵阳专区此后一直隶属于四川省。此时,绵阳专区仍然管辖10个县。

到了1953年3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报经政务院批准(政务院1953年3月10日政政孙字第50号批复),撤销广元专区(1952年 12月20日改剑阁专区),原广元专区所辖的广元、昭化、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8县改为绵阳专区管辖。这时,绵阳专区的管辖范围扩大到18个县。

1953年7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办第910号命令,将金堂、什邡、广汉3个县从绵阳专区划出,改为温江专区管辖,绵阳专区下辖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罗江、彰明、广元、昭化、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15县。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1958年9月5日,江油、彰明两个县被撤销,合并设立江彰县。此时,绵阳专区管辖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江彰、广元、昭化、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共14个县。

1958年10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1958年10月18日政内杨字第147号批复),遂宁专区被撤销,其所辖的遂宁、蓬溪、潼南、中江、三台、射洪、盐亭7个县改隶绵阳专区,此时,绵阳专区管辖21个县。

1959年3月22日,撤昭化县入广元县;撤罗江县,其政区分别划归德阳、安县两县管辖。

1959年4月30日,将江彰县改名为江油县。绵阳专区管辖范围包括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江油、广元、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旺苍、遂宁、蓬溪、潼南、中江、三台、射洪、盐亭共19个县。

3、绵阳地区

1966年5月后,进入了特殊的十年,1968年7 月8日,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绵阳专区正式改为绵阳地区。

1977年9月24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1977年9月24日国发104号批复),将绵阳地区管辖的潼南县划出,改为江津地区管辖。

1978年4月25日,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国务院1979年11月16日国发268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绵阳县,其行政辖区全部并入绵阳市(县级)。此时,绵阳地区领辖17个县1个县级市。

1978年,党政合一的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其行政领导机关更名为绵阳地区行政公署(简称“行署”)。

1983 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国函字156号批复),建立省辖德阳市。原属绵阳地区管辖的德阳、绵竹、中江3个县改划归德阳市管辖。此时,绵阳地区管辖14县1市。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绵阳地区政区图(1984年)

4、绵阳市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5〕20号文件批准撤销绵阳地区,从绵阳地区分出成立绵阳、广元、遂宁3个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之前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

原县级绵阳市改为绵阳市市中区。绵阳市辖市中区、安县、江油、三台、梓潼、盐亭、平武、北川8个县(区);广元市辖市中区(原广元县政区)、旺苍、青川、剑阁4县(区);遂宁市辖市中区(原遂宁县政区)、射洪、蓬溪3个县(区)。

绵阳市政府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85年5月31日。

1988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国函字29号批复),撤销江油县设立县级江油市,由四川省直辖,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绵阳市代管。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1988年12月,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成立,由绵阳代管。

1992年1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川府函1218号)“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绵阳市市中区,设立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两区以涪江为界,涪江东岸建游仙区,涪江西岸建涪城区。

至此,绵阳市下辖2区6县,代管县级江油市和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如今,绵阳辖区范围已经延续了32年,从1985年撤地区建市后,一直占据四川老三的位置,看着成都和重庆之间的竞争,自1997年,重庆脱离成都后,绵阳的地位与日俱增,从老三变成了老二。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面的追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德阳和宜宾这两个小弟在后面穷追不舍,互相争当老板,但是绵阳这个老二依然稳坐钓鱼台,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基础教育,亦或是高等教育,绵阳依然优于后者。

从绵阳的行政区划也可以看出,四川的经济并不是真正的一城独大,而是除成都之外的市(州)都太小了。如果回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绵阳地区,如今的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如何他们组团合并起来,那各种数据是不是就上去了?

曾经的绵阳地区究竟有多大?高峰时领辖21个县,包括广元和遂宁

2023年,四川各市(州)的GDP数据,绵阳4038.73亿元,广元1179.82亿元,遂宁1714.97亿元,共计6933.52亿元,这个数据,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号的市(州)数据了。

况且,如果辖区真的合起来,总数据还会更高,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的行列。

不知道您是否认可这种观点?不妨在评论区留言探讨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