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卧则血归于肝,动则血运于诸经。” 意思是说,睡觉的时候,气血回归肝脏休养,醒来后气血才会充沛运行。 但很多老年人误以为“睡得越多越好”,甚至硬逼着自己睡够8小时,结果越睡越累,白天反而昏昏沉沉。 ![]() 今天,老刘就跟大家聊聊老年人睡觉最佳时间到底应该是多少,为什么老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和年轻人不一样,以及70岁老人失眠怎么调理才最科学。 咱们常听说“每天要睡够8小时”,但这个标准其实是针对年轻人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都会自然变化,睡眠需求也会降低。 现代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深度睡眠时间减少,睡眠周期变短,所以强行睡满8小时,反而可能让身体更疲惫。 清华大学2023年的一项研究跟踪了1万多名中老年人,发现每天睡7小时左右的老人,认知功能最好,慢性病风险最低。而睡眠超过8小时或少于5小时的,反而更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心脑血管问题。 所以,老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6-8小时,而是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睡眠要顺应自然规律。年轻人可以熬夜,但老年人气血不足,最佳的入睡时间应该在晚上九点半点到十点半之间。这个时间段,中医称为“三焦经当令”,是身体进入修复状态的关键期。 ![]() 很多老人习惯早睡早起,比如晚上8点睡、凌晨4点醒,这其实不算失眠,而是生理性睡眠前移。只要白天精神好,就不必焦虑。但如果半夜频繁醒来,或者早上三四点就再也睡不着,那可能是肝血不足或心脾两虚,需要调理。 老刘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1.睡前1小时不碰手机 (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2.晚上少吃难消化的食物 (胃不和则卧不安); 3.白天适当活动 (比如散步、太极,让气血流通); 4.睡前泡脚 (加点艾叶或生姜,助阳入阴,帮助安神)。 有些老人觉得“既然睡不够8小时,那就白天补觉”,结果越睡越累。这是因为碎片化的睡眠无法进入深度修复阶段。 中医认为,“子时(23:00-1:00)深睡1小时,胜过丑时(1:00-3:00)浅睡3小时”。也就是说,晚上11点前入睡,比熬到凌晨再睡更有价值。 如果老人确实睡眠时间短,但白天精神不错,那就不用强求时长。相反,如果睡够时长还是昏沉无力,那可能是痰湿内阻或气血亏虚,这时候光靠调整睡眠时间没用,得从根本上调理体质。 ![]() 老刘见过很多老人被“必须睡够8小时”的观念困扰,甚至乱吃安眠药,结果越调越乱。 其实,睡眠就像吃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合自己才最好。 70岁的身体和30岁不一样,强行套用年轻人的标准,反而会适得其反。 “养生之道,莫先于眠。” 但真正的养生,不是刻板地追求数字,而是顺应自己的身体节奏。如果你也正在为睡眠烦恼,不妨试试老刘今天说的这些方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 |
|